瀟湘省委組織部八樓,臨時會議室。
牆上掛著“機製畫像清理與組織共建協調會”橫幅,房間內坐滿了來自各市組織部的數據聯絡官、紀檢聯絡員及省委組織部各業務處室主任。
這是一場“機製嵌入組織”的預備會。
也是一次“組織係統權力回防”的集結。
“我們組織係統不是反對機製評分,但不能變成數據導向一切!”瀟湘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泉成語氣嚴厲。
“乾部畫像可以參考,但不能決定命運。”
“如果組織隻看評分,那組織係統要來乾嘛?”
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裡久久不絕,許多地市組織代表頻頻點頭。
李泉成並非空穴來風。
在機製畫像清算的第一輪中,星城市一位畫像評分僅排名第23位的年輕女乾部卻被破格提拔為嶽麓區副區長。
原因是:她在機製係統外主導的社區“災後信訪協調機製”被群眾自發提名,組織部門現場調研後予以高度肯定。
這是機製上線以來第一次出現“逆評分”提拔案例。
也意味著——組織係統沒有完全交出判斷權。
李一凡當然知道這事。
事實上,正是他私下推動組織係統“保留柔性判斷權”的試點。
……
省委辦公廳。
李一凡主持召開省委機製共建小組會議。
與會的不隻是組織部和紀委,還有省政研室、省委政策法規室、省內重點高校治理研究中心的代表。
“機製要融入體製,而不是替代體製。”李一凡開門見山。
“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是建立一個‘乾部履職數據聯席中樞’。”
“機製畫像保留‘行為記錄權’,組織係統擁有‘最終任免權’。”
“我們不取消組織判斷,但機製數據必須進入組織思維。”
“你可以不聽係統,但你不能不看係統。”
他攤開文件——
>“組織決策輔助模板試行版)”:
>乾部畫像曆史評分變化趨勢
>履職期間群眾滿意度抽樣
>協同決策數據匹配度
>責任鏈完成情況
>上一任崗位關鍵行為複盤
“這個模板不是決定權,是——組織係統的底圖。”
“未來任何人事任免,哪怕最終由書記決定,也必須走過這張圖。”
……
與此同時,省紀委也在機製係統中開辟了“信任白名單”和“行為警戒表”。
前者用於記錄近三年無異常行為、群眾滿意度高於90的乾部,可獲綠色通道優先推薦;
後者則標記評分與實際調研偏差值超過30、或在機製係統內出現多次數據異常的乾部,將暫停調入關鍵崗位。
機製不再是一刀切,而是一套“動態治理框架”。
而組織係統也從“機製被動使用者”轉變為“數據聯合建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