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星城市,夜色濃重,市委三號樓會議室內,燈光始終沒有熄滅。
此時,市委常委會議尚未召開,但一個更隱秘的政治回合,已經悄然打響。
省委組織部調研組第二批成員已悄然進駐星城市財政局與金融管理局,李一凡的“護城河計劃”與“主權基金防線”成了對方重點審查對象。與此同時,一份從省委辦公廳流轉而來的“星城市權力結構評估建議稿”開始在小範圍流傳,核心要點令人震驚:
“建議將星城市委書記崗位由現有書記兼省委常委模式,調整為副書記兼市委書記,黨政同職不同級,適度限製權限過度集中。”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在省委組織係統內,已經有人開始運作“職務降格”,從“看似調離”轉為“權力軟肢化”。
不是明著動你,而是從體製結構中,讓你自己“矮下去”。
趙斌將這份文件打印後,親自送到李一凡桌前,一句話都沒說。
李一凡盯著那幾行字,沉默良久。
他知道,這一仗,不隻是產業安全、科技封鎖的問題了——
這是一次國家級體製對“成功改革者”進行回收再處理的博弈。
“他們是怕我。”他語氣平靜,“不是怕出事,而是怕我成事。”
趙斌神色複雜:“我們怎麼辦?”
李一凡淡淡一句:
“我們不給他們機會,把‘怕’變成‘理由’。”
與此同時,李曉薇正在星城市委宣傳部臨時指揮間,帶領新華社專項報道組、凡星國際傳播部、中央媒體輿情中心三線協調,緊鑼密鼓地部署反製計劃。
“路透社準備刊發後續報道,試圖引入瑞士獨立法律觀察團,對中微涉軍背景發起質詢。”
“德國電視二台希望采訪中微光刻機負責人衛國,內容帶誘導性。”
“bbc製作了一部紀錄片,背景是‘亞洲科技隱形網絡’,中微赫然在列,且被並列為‘半公開化軍民融合實驗體’。”
李曉薇合上資料,冷靜地說:“他們已經集火了。”
新華社駐瀟湘分社主任點點頭:“現在是該硬碰硬的時候。”
李曉薇看向他們,聲音平穩卻鏗鏘:
“我要你們在72小時內完成三件事。”
“一,把‘中微是合法注冊企業、完全遵守國際貿易法規’的事實,打進全球主要新聞搜索引擎前三條。”
“二,製作一部紀錄短片:《中微——為誰製造芯片》,在tueo同時上線,多語種發布。”
“三,策劃一篇專訪,衛國教授作為技術移民的典型代表,接受新華社深度對話,公開講述他為何投奔大夏,投奔中微。”
她頓了頓:
“我們不能等他們定性我們之後,再來解釋。”
“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是光,不是陰影。”
與此同時,李明傑在凡星投資總部召開了一場密級極高的“資本突發事件處理會議”。
參加者包括瑞士信托顧問、香港中環三家投行負責人、新加坡基金獨立托管人以及大夏央行前任顧問、現任凡星資本特彆法律事務首席——張惠安。
“當前風險評級觸發的不是項目本身,而是項目代表的政治風險。”張惠安平靜地說,“所以我們必須用‘無對抗化反應’方式,進行法律、製度、資本三線隔離。”
她遞出一份文件:“建議設立大夏科技安全母基金dtsf),由大夏國家金融安全管理委員會掛名主控,凡星投資作為單一運營人,中微為唯一一級投資標的。”
“這樣一來,中微在國際視角下,屬於‘國家級技術應對單位’,等同於美國darpa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