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一開始,市委書記王瑞山的臉就沉了下來。
他最不滿意的,不是人事本身,而是節奏。
“何部長,新官上任火急火燎,這個我理解。但乾部輪崗是係統工程,涉及班子穩定、基層承接能力,也關乎輿論……咱是不是節奏放緩一些?”
旁邊幾位常委也開始附和:
“是啊,尤其年底了,各單位項目任務重,人員調整容易引發情緒。”
“這份名單裡的部分人調動跨度大,是否與個人發展意願對接過?”
“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先征求原單位意見?”
這是典型的地方守舊派打法:以穩定為借口,拖延改革。
何江林麵無表情,把提前準備好的文件放在麵前。
“這是我到任三天之內,抽調20名組工乾部加班彙總的結構報告。”
“目前衡洲市副處級崗位中,連續5年未調動崗位者超過38,其中超過50歲者占比近六成,基乾斷層風險嚴重。”
“這不是節奏問題,是人員結構問題。”
他說著,掃視全場:
“如果不動,我們會慢性衰敗。”
會議室沉默了五秒。
王瑞山咳了一聲:“那你打算怎麼調?”
“公開競崗,乾部自願申報,組織部結構引導,優先保障基層需求崗位,重點傾斜基層實乾、廉潔履職、服務記錄優異者。”
“試點範圍三區一縣,不動一把手,先調副職。”
說完,他靜靜看著王瑞山。
後者臉上微微抽搐,卻沒再說話。
當天夜裡,衡洲電視台播出一條普通新聞:
《市委組織部擬啟動“乾部結構優化計劃”,將建立基層主動申報、組織結構匹配、專項評審機製。》
不長,但一石激起千層浪。
次日一早,市人社局一名副局長主動打電話到組織部,問“試點具體規則是否出台”。
人心動了。
不是因為命令,而是因為看見了可能。
星城市,市委辦公室。
趙斌把這條衡洲新聞遞到李一凡麵前:
“書記,衡洲那邊,有動靜了。”
李一凡看了眼,笑而不語。
“你覺得他頂得住嗎?”趙斌試探性地問。
“他能在嶺南鎮一個人頂住村書記和開發商兩撥人,拆掉違規建房56棟;你說他在衡洲,會怕幾個副部長?”
李一凡語氣不重,卻帶著十足的信任。
他知道,他放出去的,是一枚棋子,更是一顆釘子。
從嶺南鎮到衡洲,從鎮書記到常委組織部長,何江林不是試驗品,是破局者。
而衡洲,不過是第一戰。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