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嶽西市政務大廳五樓,乾部考核組的燈亮了一整晚。
這是他們首次使用“責任倒查—政績跟蹤”係統開展乾部季度考核。
與以往“聽報告、查材料”不同,這一次,考核人員全程在電子係統上完成評分流程:
?係統自動導入項目進度、節點完成率;
?配套上傳乾部調度記錄、會議紀要、現場圖像;
?最後由組織、財政、平台三方分彆打分並生成“綜合績效報告”。
組織部長站在一旁,望著屏幕上不斷滾動的數字,低聲感慨:
“這才叫真考核。”
“不是看誰會寫報告、誰請了專家顧問,是看誰真把事乾了。”
書記點了點頭:“倒查機製逼著大家不敢躲,這套政績聯動係統逼著大家必須乾。”
“接下來,我們要把‘乾沒乾’變成‘乾得好不好’。”
這場變化,李一凡早已預判。
星城市委常委辦公會上,他提出一個全新的邏輯框架:
“政績聯動—乾部評價—財政反饋”三級閉環體係。
他一邊在白板上畫圈,一邊解釋:
“政績是第一信號。”
“乾得好不好,不能靠誰說了算,而是數據說了算、項目說了算。”
“乾部評價,不再是主觀印象,而是行為軌跡、責任進度、反饋結果。”
“財政要成為‘正向激勵杠杆’——乾得越好,資源越多;拖了後腿,就收緊預算。”
趙斌點頭:“書記,我們財政口的彭學文和組織部的劉明遠已經就聯動機製對過稿子,可以同步推開。”
林曉峰則提議:“興泰集團可作為平台測評第三方,對乾部在項目端表現做出專業評價。”
李一凡當即拍板:“從本季度開始試行。”
“誰再想躲在報告裡、資料裡、套話裡——不行了。”
與此同時,省委製度推進辦發布《乾部評價係統更新通報》:
?全省乾部政績信息將按季度更新,形成“績效檔案”;
?所有地市乾部調度、推進、協調等行為將實時記錄;
?組織部建立“責任指數”模型,形成乾部成長曲線;
?財政廳設立“政績回饋權重”,直接掛鉤預算傾斜;
一句話:
“讓乾事者有獎、有位、有資源。”
“讓混事者無處藏身。”
衡洲市率先跟進,發布全省首份“財政正向回饋計劃”。
其中明確規定:
?同一地市下轄的縣區,如在季度考核中排名前兩位者,將獲得下一季財政調度額度增加15;
?連續兩季排名靠後者,其財政調度額度凍結;
?調度額度決定平台對接優先級,影響配套政策、專項資金等。
組織部長在常委會上公開解釋:“這不是懲罰,是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