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的季度通報一經發布,整個官場都安靜了。
星城市第一名,協作指數92.8分;
嶽西第二,84.2分;
衡州、昌州、江陵,分列後三。
而真正引爆全省官場的,不是分數,而是通報後跟著發布的另一則決定:
“星城市作為全省新能源協作平台試點城市,享有乾部使用建議權、財政專項調度權、產業招商優先權,試點期間授權其跨區調度協作資源。”
這一紙授權,直接將李一凡與星城市推到了全省產業治理的新高地。
在瀟湘這個傳統行政層級分明的體係中,一個副省級地市能拿到“跨區調度權”,已不是改革試點,而是製度鬆動的前奏。
省委常委會內部,雖無人反對,但多個地市一把手紛紛進省彙報,試圖重新博取關注。
而省委書記趙建國,隻一句批示:
“誰跑得快,誰調得動。誰還想坐著等,那就讓他等下去。”
市委十六樓,星城市的核心幕僚係統緊鑼密鼓地開始下一階段的編排與調度。
市委秘書長梁國濤主持的乾部調整會議上,李一凡提出:
“以協作指數、招商項目、實際落地率為硬指標,分級考察鎮街和園區主要負責同誌;
協作辦、組織部、財政局三部門聯席通報,三月內完成第一輪乾部崗位洗牌。”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
這一輪不是口頭試點,而是真刀實槍的乾部重組。
同一時間,市財政局正式批複:
?向南新區撥付第二批產業基礎設施改擴建專項資金;
?對高新區、經開區的協作項目提前批複專項補貼額度;
?在星城市產投集團名下設立“新能源產業協作母基金”,與凡星投資合作搭建次級基金池,專項支持配套型企業。
市委組織部則下發《關於建立星城市實乾型乾部競進評價體係的通知》,明確:
?鎮街、園區負責人每季度需提交“推進實錄”報告;
?招商、企業服務、平台對接三大領域,設立單獨評審通道;
?乾部實績與市委選拔任用庫直接掛鉤,納入年度調訓計劃。
—
“乾部跑得快,企業才能跑得快;企業跑得快,產業才能跑得快;產業跑得快,城市才有話語權。”
這句李一凡在常委會上的講話,成了當月市委機關內被反複轉發的“金句”。
也標誌著,星城市的新能源改革協作主線,初步完成閉環:
乾部—財政—項目,三線貫通,資源跟人走,崗位看績效,形成閉環。
李一凡在省委副書記的位置上,借由“協作指數”改革,打通了自己在瀟湘政務係統的權力延展路徑;
而作為星城市委書記,他又親手打造出一個平台化治理的城市樣板。
這一次,他不隻是改革的操盤者,而是製度設計者與兌現者。
但李一凡知道,這隻是階段性的勝利。
當製度框架逐漸穩固,新的戰場,已經在另一個維度悄然醞釀。
“京東那邊,生活服務事業部開始南下布局了。”
梁國濤拿著一份產業園招商小組的彙報資料,放到李一凡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