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與此同時,省委辦公廳也注意到了這份“無頭研究報告”的傳播。
許宏誌部長第一時間找到了趙建國。
“書記,這種報告不點名,卻高度對位,很難處理。”
“我們若不做反應,就等於默認;若做反應,又掉進了對方設下的‘炒作陷阱’。”
趙建國翻著報告,臉色冷峻。
“是唐誌衡的手筆。”
“他是在打‘後調研戰’。”
“大夏上層調研組剛走,他就放風聲、造印象、玩暗示,就是想在我們總結製度成果前,把星城市的名聲搞虛。”
“他知道這次調研組沒找到問題,便開始用‘輿論審查替代組織調查’。”
許宏誌小聲問:“那要不要在常委會上談?”
趙建國搖頭:“還不到時候。”
“但我會讓組織部私下調一份星城市‘改革乾部表現記錄’,給中組部一套可信的數據模型。”
“不要解釋,不要表態,隻要建立一個清晰的判斷模型——讓人知道,改革不是靠人情捧起來的,是靠一整套製度和乾部執行力鑄出來的。”
—
8月25日,星城市政務平台全新欄目上線:
【看得見的製度】:星城市政企合作公開平台·全圖解欄目正式發布。
其中包括:
?項目資金流入結構圖;
?參與資本持股結構圖;
?項目評審委員會成員名單與評分依據;
?投後監管節點流程圖;
?審計執行流程公開存檔……
每一張圖,都配有專業的可視化說明,每一個結點都有電子檔案編號,每一頁都寫著同一句話:
“製度不是為你解釋,而是為你可查。”
—
三天之後,《大夏日報》再度刊發社評:
“比質疑更有力的,是公開。”
“星城市用看得見的流程、摸得著的監管、追得了的製度,回應了一切質疑者的最大不安。”
“這是一座城市在說:我們不怕被看。”
—
唐誌衡在辦公室裡看完這篇評論,沉默良久。
秘書小心地問:“省長,這一輪……要不要繼續?”
他搖了搖頭:
“這次,他贏了。”
“但下一局,我要他親自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