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是他的舞台,突然抽身,再去做製度研究,會不會被唐誌衡拿來做文章?”
趙建國沉聲道:
“我們要的,不是李一凡個人的‘英雄光環’,而是製度模型的‘係統輻射力’。”
“唐誌衡要搞輿論、搞質疑,那就讓他搞。”
“隻要我們把組織體係建起來,唐係就永遠是孤島。”
“他們以為是政爭,其實我們早就把棋盤搬去了製度層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夜風透入,帶著些許涼意。
“今晚把意見定下,明天組織部內部就出評估預案。”
“改革已經不能再停在星城市了。”
“李一凡,不能再困在一個城市。”
“他要上台階了。”
—
第二天,省委組織部內部文件編號“瀟組字〔2016〕42號”進入機要通道。
文件標題為:
“關於擬設立製度治理轉化辦公室的初步構想與人事建議彙報”
文件未公開,但內容中已有明確措辭:
“建議由省委副書記李一凡同誌牽頭主持轉化辦公室初期籌備工作,具體職責包括製度歸檔、流程整合、跨地區試點導入機製研判等,組織部配合開展乾部輪動機製建模。”
—
星城市,市委九樓。
李一凡收到許宏誌打來的電話,沒有意外。
隻是平靜地坐在辦公桌前,望著桌上堆滿的製度圖紙。
他說:
“我知道了。”
“我這邊會同步推進製度文檔標準化。”
“但有一點,我想請組織部提醒趙書記——如果我離開星城市,希望我留下的不隻是‘一套製度’,而是‘一群人’。”
“製度靠文件存檔,但靠人來傳。”
電話那頭,許宏誌沉聲道:
“放心,我們動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根。”
“你的根,已經長在這片土地上了。”
—
李一凡掛斷電話,望著窗外漸起的星光,深吸一口氣。
這一刻,他意識到——
真正的改革,不是做成,而是能走開的時候,它還會繼續運轉。
這就是製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