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製度數據可以被汙染,那麼製度本身就不再具備說服力。”
趙建國望著眼前這份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組織部、財政廳聯合編製的製度複製數據評估報告,語氣低沉。
會議室內,氣氛如壓抑的山雨前夜。
省委常委碰頭會在緊急召開的背景下進行。除了趙建國,李尚民、李一凡、許宏誌、王平、陳鬆年、唐誌衡皆已到場,趙建國親自主持。這在瀟湘省,極為罕見。
“我請大家來,不是為了表態誰對誰錯,而是為了明確一件事:我們推動製度改革,究竟是要走得穩,還是要看誰先倒?”
趙建國目光緩緩掃過與會常委,最終落在唐誌衡身上。
唐誌衡神情冷靜,仍然保持著他一貫的“謹慎官腔”:“我對改革從無異議,唯一的憂慮,是數據之下,是否真的支撐得起這場製度複製的工程量。”
“比如審計廳提供的數據與平台數據的偏差,我們不能回避。”
“但是否因此懷疑整個製度本身?”趙建國聲音更沉。
唐誌衡略微皺眉,尚未回應,李尚民已經出聲:
“星城市的數據模型在立項之初,省委發改委、財政廳、審計廳就全部參與評估。今天質疑平台數據基礎,豈不是否定了當時整個組織係統?”
“省委、省政府在製度試點中承擔的,是責任,不是退路。”
“我支持製度擴圍繼續執行,數據解釋可另行規範。”
李一凡適時開口:
“書記,省長。”
“既然爭議在數據,那我們就用製度去回應。”
“我建議,設立瀟湘省級《指標標準化協調組》,統一不同平台、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模型、口徑說明、指標含義。”
“每一項數據,是否可比、如何生成、由誰解釋,全部公開透明。”
“同時,我請求組織召開一次由中立專家組成的製度成效評估論壇,由省委研究室牽頭,邀請人大、政法大學、大夏社科院相關學者,獨立發布評估報告。”
“平台可以被汙名,學術不能。”
趙建國點點頭:“很好。”
“既然有人覺得我們的數據靠不住,那我們就讓第三方評估,用外部權威蓋章。”
他轉向許宏誌:
“組織部配合,成立製度評估專家推薦小組。”
“下周之前,把名單交我審定。”
許宏誌應聲:“明白。”
王平也出聲:“紀委將在平台同步上線數據操作留痕審計係統,所有數據口,誰點了、誰批了、誰改了,一查到底。”
趙建國看向唐誌衡,語氣平靜:“唐副省長還有補充意見嗎?”
唐誌衡微微頷首,沉默三秒:“沒有。”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交鋒,他並未認輸,隻是暫避鋒芒。
—
當天下午,李一凡在星城市召開了製度改革協調小組內部會。
“下一階段,我們要啟動‘標準化三步走’。”
“第一步,搭建數據公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