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四九城天乾氣燥,風卷落葉,大夏政研係統卻在悄然升溫。
大夏行政學院、大夏辦公廳改革局、科技部高新司三方聯合發起的“地方製度標準化模型”評估課題正式啟動,公開邀請六省市參與製度評測與對標。
瀟湘、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川入圍。
製度之爭,變成了公開競標。
在收到中央函件第二天,趙建國就召集瀟湘省委常委辦公會議,通讀全文後目光掃過全場,語氣低沉:
“標準化,意味著要定規則。”
“而一旦進入‘標準化’程序,規則製定權很可能不再由瀟湘一家說了算。”
“這場競爭,不是爭風頭,是爭生死。”
李一凡坐在末席,額角輕輕一跳。
他很清楚,這意味著——瀟湘樣本,從“備案”走向“推廣”,必須麵對全國改革力量的圍獵。
果不其然,僅一周之內,江蘇省製度設計辦副主任帶隊抵達星城市,提出“技術交流”,實際派出6人小組進入平台後台考察。
三天後,廣東、浙江也相繼來訪,名為合作,實為摸底。
而浙江團隊走後第三天,中央製度模型實驗室微信群中忽然流出一張“浙江製度治理平台界麵截圖”。
與瀟湘樣本極度相似。
主界麵上的“監督節點預警”和“組織響應等級圖譜”,幾乎與星城市平台一模一樣。
星城市平台辦主任賈宏業怒氣衝衝地將截圖遞給李一凡:
“這不是抄,這是偷!”
李一凡盯著那張圖看了足有十秒,忽然說道:“啟動版本認證機製。”
賈宏業一愣:“您是說……?”
“是,立即對平台所有核心功能發布統一版本說明,附帶源頭機製邏輯,用技術方式做製度指紋。”
“讓他們抄得了樣子,抄不了骨頭。”
三日後,瀟湘製度平台對外發布《sxsz平台功能模塊認證書》。
該文檔共計87頁,涵蓋平台最核心的八大模塊與26個子模塊,每一頁都注明模塊研發時間、原始版本代號、起始單位簽章。
文末附李一凡親筆落款:
“製度之事,貴在溯源。”
“功能可模仿,思想不可複製。”
此舉引發中央高度關注。
大夏辦公廳改革局副局長程敏在例行彙報會上明確提出:
“瀟湘方麵已具備製度標準化條件,建議優先進入國家推薦目錄。”
但緊接著,大夏編辦一紙意見送至高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