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嶽陽市。
市政府禮堂人頭攢動。會議名義是“組織製度改革乾部動員會”,實則是一場政治信號傳遞會。
李一凡登台發言。
“我知道,在座各位有些疑慮,也有些擔心。製度改革,不隻是改流程,更是改思維。”
“很多人認為製度是冷冰冰的東西,是數字和表格。但我要告訴大家,它是公平的最大保障。”
“沒有製度,靠的是人脈、背景、關係;有了製度,靠的是數據、能力和群眾口碑。”
他語氣一轉,目光淩厲:
“有人擔心自己乾了十年,不如人家乾了一年?這恰恰說明,你過去十年可能乾得並不好。”
“當然,這種話過去沒人敢說,現在我來說。”
會場內一片靜默,有人低頭,有人若有所思。
“我們要建立的,是一整套公平、透明、能激發乾勁的體製。不是搞運動,也不是換班子,而是讓所有人看到希望。”
“誰努力,誰有機會。”
“誰不努力,那也得接受現實。”
最後一句話擲地有聲,許多坐在後排的年輕科員,麵露激動,而前排的部分中層則明顯表情凝重。
—
會後,李一凡沒有離開,而是接連拜訪嶽陽市市委、市政府、市紀委三個係統,分彆與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逐一座談。
晚十點,他在嶽陽賓館召開內部閉門會議,親自審定本地改革試點時間表與人員調整方案。
他的態度很明確——改革,不給“觀望者”留下退路。
—
這一夜,嶽陽政壇風聲鶴唳。
—
回到星城後,李一凡迅速主持召開星城市製度經驗提煉研討會,總結形成“三個核心路徑”:數據歸集統一、述職交叉評議、乾群雙向監督。
並發文將此作為“製度複製指導模板”,下發至邵陽與懷化兩地。
—
省委辦公廳隨即發布《瀟湘省組織製度複製試點進展通報第一期)》,標題赫然寫著——
“嶽陽市推進力度大、動員及時、路徑清晰,試點推進態勢良好。”
—
三地試點逐步展開,瀟湘製度改革的列車,終於駛入全省軌道。
但李一凡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製度之爭,從不是文書之間的來回,而是一次次權力格局的重構,一次次人心與利益的重新排序。
他低頭看著地圖上那三顆紅色標注點,眼神沉靜。
這是東風初起。
但未來風向如何——還得靠他親自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