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四九城迎來一場冷雨。
而在京冬總部,一場低調卻意義重大的董事會會議剛剛結束。幾個小時後,一份題為《京東2027年度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透明白皮書試行版)》的文件,被正式上傳至官網、並通過多家財經媒體同步發布。
這份白皮書係統披露了過去三年間京東在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方麵的捐贈流向、項目成效與第三方審計數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全新板塊——京冬“校友捐贈機製探索”試點計劃,明確提出將從清華、人大等幾所高校開始,通過“定向捐贈+第三方評估+教育基金監督”的製度化模型,嘗試建立“穩定、可追蹤”的企業回饋通道。
這份白皮書一經發布,瞬間登上微博熱搜。
【京冬回應捐贈爭議】【白皮書製度試點】【企業捐贈的正確方式】等話題接連爆了上來,點讚、轉發與評論呈現裂變式增長。
李曉薇緊盯著各項數據變化,第一時間指示凡星傳媒旗下的運營團隊進行“話題引導”:
“主打關鍵詞是‘信任機製’、‘製度回應’,不能再用過去那種煽情風格,要走專業、冷靜、有力量。”
與此同時,李一凡正在星城市委會議室召開閉門研討會。
與會的不再隻是瀟湘省級乾部,而是來自四九城的三支隊伍——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調研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局,以及財政部直屬的政策機製實驗處。
領隊的,是李一凡的“老熟人”,發改委主任林建國親自推薦的一位副司長——曹景文。
“我們這次下來,不隻是看你們這套企業公益機製能不能用。”曹景文話鋒直入,“更重要的,是想看看——這種試點機製能不能從星城這座新型城市,推到大夏更多區域。”
李一凡不動聲色地一笑:“你們來得正是時候。”
他親自拿出準備好的幾份材料,清晰列出:
1.星城市試點流程:從公眾捐贈爭議起點,到製度回應機製建立,再到媒體傳播配合,形成製度閉環;
2.政企雙向協調機製:以市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第三方機構參與,推動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社會監督”的協同治理模式;
3.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模板:不僅包括製度文本、流程圖,還包括配套考核指標與激勵政策建議,尤其適用於“產業型城市”。
這三份材料讓調研組頗為震動。
“你們準備得太細了。”曹景文不由自主地點評。
“我們不是準備,是已經在做。”李一凡淡淡一笑,“京東這次主動公布白皮書,就是試點成功後的一個信號。”
他頓了頓,又道:
“企業不是怕捐錢,是怕捐錯。製度不是限製企業回饋,而是保護他們的善意不被誤解。”
會議結束後,調研組成員當場表態,將會儘快向國務院政策協調小組提交一份專題報告,建議將“星城公益行為製度機製”作為“2028年度全國公共治理機製改革試點”的一項重點預選議題。
而就在當晚,“大夏日報”旗下政經評論欄目也刊出一篇重磅長文——《從京東白皮書看企業善意的製度通道》。
文章寫道:
“京冬的製度探索,固然得益於企業自律與公眾期待,但更得益於一個城市的製度設計勇氣。星城市正成為企業社會責任製度化、標準化的策源地。”
一石激起千層浪。
原本還在猶豫是否披露公益項目的幾家互聯網平台,也悄悄開始內部商議是否參照星城方案,建立類似製度機製——畢竟,沒人想成為下一個“被全網審判的巨頭”。
?
與此同時,瀟湘省委辦公廳內部也悄然起風。
省委書記趙建國聽取彙報後,拍板道:
“李一凡這步棋,下得漂亮,不止是市域治理問題,這是國家治理體係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延展實踐。”
“讓省委政研室配合他,做一次麵向全省的機製歸納總結,年底之前報到中央改革辦。”
副省長林浩民則私下向秘書感歎:“現在中央很多製度改革,都要看星城的臉色了。”
?
李一凡對此卻表現得異常冷靜。
在辦公室,他麵對趙斌的興奮語氣,隻淡淡說道:
“製度隻是開始,信任是根本。”
“下階段,我希望你和曉薇對接,把這套機製寫進‘凡星治理模型’裡去。不止做事,更要讓人明白我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做。”
趙斌點頭:“明白了,哥。”
當晚,李一凡獨自走出辦公室,站在星城夜色之中,望著高樓之間若隱若現的霓虹燈。
他知道,這座城市正在成為全國“製度標本”。
但他更清楚,棋局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