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星城,夜風透著一絲清涼。
李一凡獨自站在市委辦公大樓頂層的觀景平台上,目光投向城市遠方的燈火,腦海中還在回蕩著那句堅定的判斷——“這是改革的下一個起點。”
剛剛結束的公益捐贈機製改革,以“星城樣本”獲得空前成功。無論是地方響應還是中央關注,李一凡清楚,這隻是撬動社會資本責任的大幕初啟。
然而,就在這場勝利的掌聲尚未落定之際,一股新的輿論風暴正悄然逼近。
9月28日清晨,一條舊聞突然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魏則西事件一周年
配圖是一張黑白照片,定格在魏則西就醫期間的病床邊,年輕而疲憊的麵龐凝視著鏡頭,眼中滿是無奈。
“這一年,競價排名真的變了嗎?”
這句標題,點燃了公眾的情緒。無數網友跟帖:“為什麼還是醫院廣告鋪天蓋地?”“搜索引擎究竟承擔了怎樣的責任?”“競價買到生命的儘頭,公平何在?”
幾個小時內,競價排名死灰複燃、搜索醫療廣告封不住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
就在網絡上怒火洶湧時,李曉薇在市府新聞中心會議室內,迅速召集了凡星傳媒旗下的“公共議題小組”。
“不能沉默。”她一錘定音,“凡星是微博的股東,我們不能裝作無關。越是觸碰公眾情緒的事件,越要引導,而不是跟風。”
“傳播上,第一步先打出四個字——製度回應。”她一邊說,一邊揮筆在白板上勾畫出三個核心標簽:
醫患信任機製
競價排名透明機製
魏則西事件不能白死
與此同時,市委常委會緊急召開。
李一凡沒有遲疑,第一句話就點破問題本質:“我們不能再讓製度沉默。”
“不是靠封殺廣告,而是要建立係統性的搜索平台責任製度。”他語氣平靜,卻一字千鈞,“平台經濟不是無主之地,尤其是掌握信息入口的平台,更應有對社會信任的回應機製。”
“魏則西之死,是算法的問題?資本的問題?不是,是製度空白下,平台道德的潰敗。”
他掃了一眼在座眾人:
“這一次,星城要繼續走在前麵。”
市政府秘書長趙斌迅速回應:“書記,是否可以考慮依托我們現有的互聯網治理沙箱機製?”
“好。”李一凡點頭,“我這裡初步有三個方向,大家討論一下——”
他將手中筆記本打開,寫下:
1.醫療信息推薦平台需強製設立第三方審查機製,建立“非營利搜索白名單”製度,所有醫療結果按公益優先排列。
2.對競價排名實行備案製度,重點廣告內容需提交廣告主信息、資質證明,並設立平台同步公示機製。
3.設立星城市“醫患信息公信平台”,凡涉及醫療廣告、轉診鏈接,均需落地備查,由市監局與衛健委雙軌管理。
會場一片寂靜。
“這不是簡簡單單搞個通知,而是係統建設。”李一凡聲音低沉,“從這一次開始,星城要為‘搜索引擎的社會責任’劃出第一道製度紅線。”
“醫療搜索不是賣貨,它關係的是命。”
市長陳啟明當即點頭:“書記,我建議由趙斌牽頭,聯合衛健委、市監局、數據局、凡星智聯,共同擬定製度框架。由咱們市政府牽頭報備,同時對接四九城網信辦與工信部,爭取形成示範試點。”
“趙斌,你怎麼看?”李一凡看向他。
趙斌目光堅定:“堅決執行。我們有輿論平台,有數據能力,也有製度積累——星城就是最適合的沙盤。”
會後,趙斌第一時間聯係李曉薇,將李一凡的方案轉化成一份“公共信任平台改革框架建議”,同步推向微博、微信公號與新聞客戶端。
凡星傳媒的新一輪話題引導由此拉開序幕:
“製度透明,是信任的開始。”
“不是魏則西太弱,是製度太遲。”
“信息入口應是燈塔,不是圍牆。”
微博熱搜再次被星城的話語占領。
此時,百度方麵也不得不作出回應。
9月29日晚,百度發布公告,稱將進一步限製醫療類競價排名內容比例,引入“用戶評分+第三方背書”機製作為排名基礎,將在星城進行首輪試點。
李一凡得知消息後,隻淡淡一笑:
“他們是怕了。但怕不是改革的起點。真正的起點,是責任的自覺。”
當天夜裡,他又獨自走上觀景平台。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他望著城市的燈火,沒有再陷入沉思。
他知道,星城正引領一場深刻的、有關“信息正義”的製度革命。
而這,不止是為了魏則西。
更是為了未來不會再有另一個魏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