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春節將至。
寒風未歇,但星城的節奏依舊如常。人們奔波於團圓與返鄉之間,卻難以忽視,那場由“騰訊遊戲防沉迷機製”引爆的輿論與製度波瀾,正一步步撬動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根基。
李一凡坐在市委辦公廳的會議室裡,麵前是一份由市委政策研究室、星城市互聯網治理研究院、凡星智聯聯合起草的文件草案,題為:
《星城市未成年人網絡健康保護機製試點實施方案》。
他在扉頁親筆寫下六個字——
“不能贏在沉迷。”
這不是一句口號,是星城要寫進製度標準裡的第一句導語。
——
就在幾天前,騰訊宣布在《王者榮耀》後,陸續將在《和平精英》《穿越火線手遊》等遊戲中同步上線防沉迷係統,標誌著平台級統一限製機製的確立。而這一連串主動出擊的動作,引發了更多同行的響應:
網易遊戲、字節跳動旗下遊戲平台、快手、虎牙等頭部平台,也陸續發布“防沉迷計劃”,表示將借鑒星城試點經驗,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機製建設。
工信部網絡司副司長劉誌成在公開講話中點名表態:
“未成年人保護,不應隻靠政府監管,而應構建企業、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生態係統。星城市的試點探索為全國提供了可參考的製度模型。”
四九城的政策圈隨即啟動了跨部委協同調研。
衛健委、教育部、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四部門聯合發函,擬於三月初組建調研小組赴星城進行專題考察。信函末尾,特彆注明:
“請星城市就‘信息平台青少年保護機製’提供製度底稿、平台數據試點樣本及實施效果評估報告。”
這封信到達的當天,李一凡沒有任何遲疑,親自召集市數據局、教育局、文旅局、團市委及星城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聯合辦公,成立“青少年信息保護機製協調小組”。
擔任執行負責人的是趙斌,而常務副組長,由剛剛調整崗位的李誌遠擔任。
——
“我們不是在搞形式,而是在為未來鋪路。”李一凡在會上開門見山,“未來互聯網產業的一切,不能隻看活躍度和留存率,必須納入青少年健康指標。”
趙斌彙報說:“我們已調取去年暑期以來全市主要遊戲平台的未成年人使用時長與消費分布,基本確認高風險用戶集中在10歲至14歲之間。凡星智聯團隊已經聯動教育局展開家長滿意度與防沉迷效果評估。”
“很好。”李一凡點頭,“下一步,按照四九城要求,做好四件事:
1.模型彙報材料,從機製設計角度,突出‘平台自律+政府托底’的雙支撐邏輯;
2.製度演示係統,由凡星智聯研發可視化監管沙盤,展現星城市青少年平台使用行為流動圖譜;
3.試點評估報告,突出‘健康係統2.0’上線後的效果,包括遊戲使用時長、人臉識彆命中率、家庭回訪滿意度等;
4.未來擴展方案,設想將這一機製向短視頻、網文、社交平台拓展,提出青少年平台信息內容評級初步建議。”
“這不僅是一次展示,更是製度向全國推開的排頭兵。”他頓了頓,語氣陡然淩厲:
“我們要讓所有平台知道:今天你不設限,明天市場會替你設限。”
——
與此同時,在凡星投資四九城辦公室內,李明傑也悄然推動另一項工作。
“我們不能隻看騰訊。”他在戰略例會上說道,“快手、b站、網易都有青少年用戶沉迷隱患。這一波製度東風,將引發整個資本市場對‘健康互聯網’的重估。”
分析總監許琳問道:“所以你是想……提前布局?”
“沒錯。”李明傑語氣堅定,“我們必須搶在製度普及之前,投進下一個賽道——青少年友好型平台。”
“第一目標,是一家叫‘伴魚’的在線閱讀社區,專做青少年內容篩選與分類。第二個目標,是一個做青少年社交模擬互動的開發團隊,定位是‘無廣告、無充值’純陪伴型社交。”
“我們要讓外界知道,凡星不是隻投硬科技,也能投製度價值。”
他頓了頓,低聲說道:
“這不是投資,這是價值戰場的另一次開局。”
——
2月28日夜,李一凡在市委辦公樓獨自加班,窗外寒意未退。
他翻開那份剛打印完的文件草案,看到結尾處,政策組加了一句“副標題”:
《從沉迷管理到健康引導,平台製度的星城樣本》
他沒有改動,隻在頁腳寫下了八個字——
“管的是時間,護的是未來。”
他深知,這些年所有的平台成長,都繞不開一個矛盾——“用戶時長越長越好”與“未成年人健康不可妥協”。
而這一次,終於有了一道可以讓二者達成和解的橋梁。
它的名字,叫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