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此項機製,兼顧精準治理與平台責任,應上報中央,爭取列入‘國家治理現代化樣本項目’。”
三日後,四九城。
中央政法委例行辦公會上,副主任張榮啟閱讀星城市報送材料後,沉聲說出一句話:
“這不是地方經驗,這是國家需要的‘防騙之盾’。”
“批準星城市為第一批試點城市,安排中央指導組對接調研。”
而輿論平台上,凡星傳媒也早已行動起來。
李曉薇親自操刀,在微博、抖音、知乎同步發布專題:
《我們能否擋住下一個“1040”?》
《你身邊的傳銷,不是騙局,是戰爭》
《星盾計劃上線,我們能做的不隻是舉報》
一時間,星城再次成為全國聚焦的“製度高地”。
新華社、大夏日報相繼發文稱:
“星城市以高效製度回應非法傳銷亂象,為大夏治理體係注入強有力的現實樣本。”
而在全網刷屏的最後一幀海報中,一句紅底白字:
“我們不能每次都等到悲劇發生,才想起製度。”
李一凡看著宣傳片發呆良久。
他清楚,這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就在這一刻,秘書突然推門進來,遞上一份文件:
“李書記,微博上有件事情鬨得很大——”
“校園貸。”
“有人曝光某平台高利息借貸給大學生,女學生被逼陪酒還債,微博已經爆了,教育部介入了。”
李一凡接過文件,沉吟數秒,站起身來。
他緩緩走向窗邊,看著星城的燈火,再次露出熟悉的堅定神色。
“傳銷之後,是校園貸。”
“我們不能等著危機一波波席卷來。”
“要主動出手,建機製,畫紅線。”
他轉過頭:“通知黃成義,趙斌。今晚十點,臨時辦公會。”
校園貸,這一場新的戰役,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