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星城市的夜晚已經帶上一絲秋意。涼風穿過湘江岸邊的濱江大道,帶來些許落葉翻卷的聲音。李明傑一個人站在星海金融大廈的頂樓,凝視著城市的燈火,沉默地抽著煙。
他心中反複回響著哥哥李一凡前天說過的話:
“一個人可以退場,但企業不能。”
“我們要提前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凡星怎麼辦?”
作為凡星投資的掌舵人,這個問題令他久久無法釋懷。
“哥不是神,企業也不是靠奇跡活下來的。”他喃喃自語。
第二天清晨,李明傑提著公文包走進凡星投資總部,他身邊多了一份他連夜擬定的文件:《凡星b麵計劃——接班人製度試驗方案》。
—
上午十點,凡星高層會議室。
“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僅僅要思考怎麼賺錢,還要思考凡星是誰?凡星應該活多久?離開我,離開李總,還能不能健康運轉?”
李明傑掃視眾人,每個人的表情都凝重而專注。
“今天我提出一個詞:企業共同體。它不是某個家族、某個創始人的企業,而是一種‘共同托付與責任構建’的製度存在。”
“所以,從明年開始,我們將在內部開啟‘b麵機製’試驗。”
“b麵機製?”風控總監皺眉。
“是的。”李明傑點頭,“我們將選出三個業務單元,從項目到預算、人事到戰略,完全由非創始人團隊獨立決策,董事會不過問,試運行三年。”
“這……等於把部分權力徹底交出?”
“沒錯。”他一字一頓,“我和李一凡從不相信永恒的掌控者,企業最終活下來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代謝、自我進化。”
—
同一時間,李一凡正在市委會議室主持星城市工商聯企業治理論壇預備會議。
他把一份名為《中生代企業接班人焦慮調查報告》擺在所有人麵前。
報告顯示:全國超過67的民營企業仍為第一代掌控,超過78的企業尚未建立正式的接班人計劃。
“這不是數據,這是時間炸彈。”他說。
“當整個社會的信心開始源於個體,而不是製度,我們每一個城市的經濟基礎,都是沙地上的樓閣。”
他環視四周,“我建議,星城市先行一步,打造全國第一個‘企業傳承製度創新試驗區’。”
—
市工商聯執行秘書長邱帆舉手:“李書記,我們理解這種探索精神,但大部分企業家對‘接班’這件事充滿焦慮,不是沒意識,是不敢邁出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提供他們邁出第一步的支撐平台。”李一凡肯定道。
“我們將推出三大計劃——”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寫下:
一、未來掌門人選拔計劃
二、企業家精神代際接力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