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的清晨籠罩在一片淡金色的霞光之中,仿佛也在慶祝這座城市邁入新時代的腳步。
李一凡站在星城市政府新落成的數據指揮大廳前,望著不斷更新的監控屏幕,內心如潮水般翻湧。他知道,這一刻,早在五年前就已被他預見並規劃。
五年前的那一夜,重生後的他在星城擔任副市長。那時全國對5g還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他憑借記憶深處對未來的認知,堅定地提出要讓星城成為國內第一個以5g驅動的城市治理樣板。那時候,無數人反對,無數人嘲笑,但他頂住了所有壓力。
他動用自己在科技部、工信係統的舊部資源,一邊在凡星投資內設立專項基金,一邊親自協調中南理工大學、華南通信研究院和星城電信局達成合作協議,先行在兩個新區試點部署5g基礎設施,並同步引入智慧交通、政務聯動、應急管理等場景接入平台係統。
如今2019年5月,國家宣布5g正式商用之際,星城已然在多個領域完成了全鏈條貫通。從城區每一個紅綠燈的數據調控到智能公交實時定位,從公安監控ai識彆到醫院急診係統遠程聯動,全市已構建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感知—分析—響應”一體化平台。
“書記,今天淩晨四點起,公安、交警、衛健委的數據全部接入統一大腦平台,調度速度從30秒縮短至5秒內。”陳曉峰一早就趕來彙報,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智能城市不是擺設,更不是政績工程。”李一凡平靜地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普通市民,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會到數據和治理融合帶來的變化。”
就在這時,凡星傳媒的傳播中控台也在同步運轉,李曉薇帶領的內容小組正在策劃一係列專題節目,圍繞“星城成為5g第一落地城”推出圖文直播、短視頻、紀錄片,全網同步發聲。微博熱搜、抖音頭條、小紅書專題頁瞬間刷屏,“城市大腦”“5g政務樣板”成為全民話題。
“總裁,輿情上升速度超預期,現在已經有8個省份的政務號主動跟進星城案例。”凡星傳媒的數據總監在群裡刷屏更新,“央視財經、人民日報客戶端已發預告。”
與此同時,李明傑主導的凡星資本早已啟動下一輪產業並購。他們鎖定了數家5g硬件終端企業與ai分析公司,圍繞“5g+城市服務”的產業閉環逐步形成。
早在兩年前他就通過李一凡授意,布局產業基金,在星城市高新區建立了產業孵化器,已孵化項目中,有三家已實現盈利,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
中午時分,市委組織了一場“5g+城市管理模擬演練”。市應急管理局與公安係統、衛健委、教育局聯動,在5g網絡支持下完成一場“地震預警疏散”實戰演練。
整個流程從信號采集、聯動響應、群眾疏散,到災後物資調配,僅用時7分鐘,效率提升了60以上。
演練結束,李一凡走上指揮台,望著滿屏滾動數據,沉聲道:“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5g不是技術競賽,而是一次城市治理方式的革命。我們要用5g,重新定義權力與服務的邊界。”
星城市,這座中部重鎮,在李一凡的帶領下,終於站到了國家5g時代的最前列。而所有的鋪墊、積累、投資與心血,都將在接下來的數年裡,化為中國城市治理進程的樣板——這就是他重生之後,用五年換來的答案。
演練結束後,李一凡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走進了後方的決策分析室,那裡早已等候著幾位關鍵人物。副市長趙正南、常務副市長李誌遠、星城電信局局長林江平、以及來自中南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專家組全員到齊。
“各位,今天這場模擬演練,不是作秀,而是全國示範。如果做得好,接下來我們就不是僅代表星城,而是代表整個瀟湘、代表中部地區去接軌未來。”李一凡沉聲說道,目光沉靜中透著鋒芒。
會議室中無人輕視這番話。他們都知道,從去年底開始,國家層麵已在謀劃以5g為引擎的新一輪“數字中國”戰略部署,而星城因其特殊區位和李一凡的強力主導,早已被默認為“樣板試驗田”。
林江平抬起頭,“李書記,5g建設本身不難,難的是場景接入和深度融合。電信資源我們能保障,但後續應用必須不斷落地,才不會淪為空轉。”
“我同意林局長的判斷。”李誌遠也點頭,“不過這正是我們的優勢。”他看向李一凡,“你提前三年推動政府流程數字化、城市感知神經建設、還有數據中台,現在這一切都終於在今天串聯起來了。”
李一凡沒有回應,而是讓陳曉峰打開下一頁ppt,那是凡星傳媒聯合凡星投資、星城大數據管理局共同繪製的“5g生態地圖”。上麵不僅標注了當前已部署的感知節點和數據傳輸主乾線,還有未來三年要孵化落地的具體產業項目清單。
“這就是下一階段。”李一凡緩緩道,“我們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為了治理而技術。星城市的經驗要總結成製度,要從試點走向可複製。”
他頓了頓,看向趙正南:“教育、醫療、交通、城市安全、環保五大模塊,你這個月內要給我完成所有項目的試點評估與政策建議書。我親自簽字,向省委推薦。”
“明白!”趙正南當即站起身,向他敬了個禮。
與此同時,外麵的凡星傳媒宣傳車已開入社區街道,記者團在社區、校園、交通樞紐設置互動體驗區,現場體驗智慧公交、5g遠程問診、政務自助終端,年輕人們紛紛打卡上傳,星城儼然成了5g話題的全國焦點。
晚上九點,李一凡回到家中,電腦前的輿情曲線仍在快速上揚。他坐在書房裡,終於鬆了口氣。重生後的種種努力,終於初見成果,但他知道——這還隻是開端。
“下一步,是製度層級的深度改革。”他喃喃自語,看向那本尚未合上的星城市“數字治理藍皮書”草稿本,眼中重新浮現出熾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