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星城市,高新區。
初夏的天空晴朗通透,遠處嶽麓山脈青翠疊嶂。此時此刻,一場全省矚目的會議正在瀟南科學會堂召開——
瀟湘省“芯穀建設大會”。
會議規格空前高。省委書記趙建國、省長李一凡、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省工信廳代表錢雪峰,以及來自中微公司、長鑫存儲、凡星資本、華為終端、小米產業集團、京東方、騰訊雲等十餘家龍頭企業代表悉數到場。
這一幕,象征著瀟湘省第一次以完整陣容,公開發布“芯片第三極”的戰略布局。
台上,李一凡身著深灰西裝,神色沉穩,正向全體與會者講解一份核心文件:
《瀟湘省“十四五”芯片產業發展主戰略草案)》。
“我們瀟湘省有能力、有底氣,在全國構建第三極芯片生態。”
“第一極在華東的長三角,第二極在中部的武漢光穀。”
“第三極,將立足星城市、輻射中西部、鏈接全球,打造晶圓製造、設備研發、材料配套、eda設計等四大板塊協同的‘完整鏈條’。”
掌聲雷動。沒有人再懷疑這位新省長的野心與謀略。
—
就在前兩日,長鑫存儲正式對外披露新一輪融資數據:
——2020年5月,長鑫完成c輪融資,總金額高達156億元,估值突破1000億元。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成為其核心股東,持股比例提升至14.6。晶圓的能力,成為大夏大陸唯一具備自主內存芯片穩定量產能力的企業。
此數據一出,行業震動。
趙建國親自批示:“將長鑫作為戰略牽引工程,納入瀟湘十四五重大科技支撐體係。”
而李一凡更進一步——
他調集省財政廳、發改委、工信廳、商務廳、外事辦五廳處級乾部,設立“瀟湘芯穀建設指揮部”,自己兼任總指揮,明確五項任務:
1.落地長鑫二期工廠:土地劃撥、能評、安評、環評“三評同步”,確保9月正式開工;
2.引入材料與封測龍頭企業:引導京東方新建封裝線,引入中材科技落戶星南產業園;
3.推動騰訊雲與中微公司成立ai芯片實驗室,打造ai+存儲聯合方案;
4.對接國際eda企業,在瀟南新區設立區域技術支持中心;
5.建立芯片全產業鏈金融基金,凡星資本牽頭,目標規模300億元,首期80億先行投放。
—
會議間隙,李一凡接到政務院副總林建國的加密來電。
林建國語氣堅定:“你這步棋走得很好,現在長鑫與中微一南一北布局,凡星傳媒輿論配套,瀟湘芯片產業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戰略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