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批示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就瀟湘‘芯穀模式’出具專項指導意見,你讓薑承遠起草初稿,月底前完成。”
李一凡頓了頓,問:“那‘第三極’這個概念,中央是否接受?”
林建國笑了笑:“第三極?你提的概念,現在已經出現在中央智庫內部研報裡了。”
李一凡掛斷電話,望著窗外翻湧的雲層,心中卻更為清醒:
芯片不是短跑,而是馬拉鬆。從長鑫、到中微、再到“芯穀”,他要建的不隻是幾個廠,而是一套係統,一條鏈條,一種能與沿海一線相抗衡的話語權。
—
會議尾聲,李一凡再次登台,發表總結講話。
“未來五年,瀟湘的目標是清晰的。”
“在芯片製造端,我們要完成三代產品迭代;在設備端,力爭中微核心刻蝕設備出貨量破千;在材料端,我們要補齊光刻膠與高純試劑供應鏈缺口;在eda端,我們要在瀟湘自主孵化出國產工具鏈雛形。”
“我們不跟風,也不幻想突圍。我們要穩紮穩打地建起一個屬於中部、屬於星城、屬於瀟湘的‘芯片第三極’。”
—
散會後,凡星傳媒總裁李曉薇親自部署了當天的媒體傳播節奏。
十分鐘內,抖音、微博、快手、小紅書同步上線“芯片第三極”特稿,推送詞為:
【第三極芯片樞紐,瀟湘正式起跑】
【星城+長鑫+中微,全鏈條模式亮相】
【省長李一凡親任芯穀總指揮,目標五年八千億】
一小時內話題破熱榜,一日內全網討論超三千萬次,知乎話題“瀟湘芯片戰略可行嗎”飆升至首頁熱議。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輿論、資本、技術、行政四重力量的精準協作。
—
當晚,李一凡回到省政府辦公室,會議室裡燈火未熄。
桌上,是瀟湘“十四五科技發展綱要”的最終修訂稿。
他親手在最後一頁寫下兩行字:
芯片不隻是一項產業,而是國家體係的核心表達。
瀟湘,必須證明,中部也能承擔起戰略中樞之責。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權力不是目的,治理不是口號。
真正的重生,是在一個又一個戰略支點上,把理想變為現實,把構想變為結構。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