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組織部,晚九點。
李永中望著滿桌的材料,神情從容而嚴峻。剛剛結束的“5g政務平台調度會”,在瀟湘官場內部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漣漪——乾部圈私下的說法是:“這次李一凡是真的動刀子了。”
但真正理解這場改革本質的,隻有極少數人。李永中就是其中之一。
他知道,這不是一場“數字政務”那麼簡單。
而是一場借技術平台完成的“組織結構重排”與“權力節奏再分配”。
“節奏不是目的,掌控節奏才是目標。”——這是李一凡在省委閉門會議上的原話,也是李永中過去三十年組織工作中從未聽過的語境。
屏幕上,新生成的“政務平台績效積分係統”浮現全省146位廳處級主官的排名,顏色從深綠到橘紅不等,清晰而刺眼。李永中指尖輕點幾下,一份名單被調出:推薦進入副廳級後備名單者29人,建議退出正處崗位者18人,觀察期人員43人。
他輕輕吐出一口氣,將文件鎖入紅色密碼櫃中,站起身,走進了省委大樓深處——省委書記趙建國的辦公室。
……
“書記,這份是李省長和我共同審核過的人事節奏建議名單,您先審閱。”
趙建國拿起文件,翻了幾頁,輕聲道:“你是覺得現在動人事,時機成熟了?”
“比任何時候都成熟。”李永中語氣平穩,“政務平台改革完成了數據基礎,接下來是權力再分配階段。”
趙建國點點頭,目光掃過幾位重點乾部名字,忽然頓住:“你把周廣天和許靜雅都標了橙色觀察等級?”
“是。”李永中平靜地回答,“他們固然是李省長早年舊部,但在平台製度運行中的配合度遠低於其他地市乾部。我們不能因為情感忽略製度分數。”
趙建國輕輕歎了口氣:“這個李一凡……做事比我當年狠得多。”
“他不是狠,”李永中道,“他是在用一套新的機製徹底接管官僚秩序的節奏係統。過去人事靠人,現在,他靠的是數據——而數據,無法說情。”
……
與此同時,省委組織部另一間機要室內,幾位年輕乾部正在調試全新的“組織乾部行為記錄係統”。這是李一凡親自點名交給組織部開發的模塊,要求所有處級以上乾部在政務平台的操作、調度、反應、反饋均錄入後台,並由係統根據規則自動生成“任職適應度評分”。
“係統評分90分以上者,進入後備提拔庫;75分以下者,進入關注名單;60分以下者,自動啟動問責機製。”
這是李一凡親筆簽署的指令文件,附在新係統上線的命令中。
組織部副部長李永中對開發小組說:“以後你們不隻是技術員,而是決定乾部前途的製度設計者。”
一句話,令眾人沉默。
這不是一場技術變革,而是一場徹底的權力篩選。
……
三天後,瀟湘省委常委會召開專項議題會議,主題為“5g政務平台與組織選人用人製度融合機製”。
會上,李一凡列席旁聽,未發一言。但當討論陷入“是否應將平台數據納入正式考核依據”時,他輕咳一聲,抬頭道:
“我插一句。”
常委們頓時安靜下來。
“我們過去的組織體係,是靠檔案、靠推薦、靠投票,三權一體。”他環視一圈,“但在5g政務係統上線之後,我們第一次可以做到:讓乾部‘行為可追蹤,反應可測算,決策可評估’。”
“這是過去三十年從未實現過的組織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