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黨校,夏末初秋。
李一凡站在講台上,眼神如炬。
台下,是來自全省14個市州、108個縣市區的副縣級以上年輕乾部代表,以及部分地廳級中層主官。他們年齡不一,背景各異,卻都知道,今天這場講話,不隻是一次培訓動員,而是一次政治信號。
“同誌們,今天我們不談大道理,隻談兩件事:怎麼選人?怎麼用人?”
話音落下,現場肅靜。
李一凡沒有稿子,隻有一頁潦草的提綱。他習慣如此,脫稿講話,更能讓乾部聽懂、聽進去。
“瀟湘不是缺乾部,是缺敢擔當、能扛事、肯破局的乾部。”
“你們每一個人,未來可能都要去麵對困局、危機,甚至是製度空白區。你靠資曆排隊、靠履曆拚表麵,解決不了問題。”
“你們以為省委組織部看中的是哪一級乾部?不是廳級,不是副廳,是縣市一級,是那些一線打拚的人。”
“你想往上走,先問問你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彆一張嘴就是‘上邊沒給政策’、‘老領導不支持’。那是借口,不是理由。”
台下一位副縣長悄悄低頭,眼神動容。
他出身普通,畢業後在山區鎮裡乾了八年副職,一直沒機會轉正。他知道,李一凡說的,正是他這種人。
……
會後,省委組織部常務會議悄然召開。
主持人不是彆人,正是組織部長許宏誌。
“這次年輕乾部培養工程,我們要搞係統化設計。目標明確:三年內,選拔200名40歲以下副處級以上乾部,進入全省戰略儲備庫。”
“第一輪試點,涵蓋星城、嶽陽、邵陽、懷化四市,每市推薦15人,標準不設上限,但要突出實乾型、工程型、平台型三類人才。”
副部長李永中提出建議:
“可以設立‘破格提拔’機製,允許基層實踐能力特彆突出者越級晉升。隻要有事跡、有政績、無爭議,就可以提。”
有人提出擔憂:“這會不會引起資深乾部不滿?”
許宏誌堅定回應:
“我們不是搞政治秀,是要真破圈。如果永遠等‘熬資曆’,改革就永遠走不出省政府這棟樓。”
……
此時,李一凡正在省政府辦公樓另一側的“瀟湘改革辦公室”召開閉門會。
陳曉峰拿出一份草案文件:
“省長,這是‘乾部治理平台係統’的第一版框架。融合了凡星平台思路,結合星城市原有‘一體化乾部畫像係統’,可實現組織信息、項目經曆、績效指標三位一體同步研判。”
李一凡接過文件,翻了兩頁,皺了下眉:
“太複雜,係統不能為了炫技,要管用。第一,取消模糊標簽,所有乾部的履曆要能三秒看到核心績效。第二,增加‘群眾互動反饋’,不搞打分,而是真實反饋機製。”
“第三,把凡星從技術層麵退出,隻保留‘谘詢協助’。我們不是給人留下‘私人企業乾預組織係統’的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