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瀟湘,雨水時緊時緩。
在細雨籠罩下,省政府的節奏卻逐漸加快。李一凡所推動的“中青年乾部專項庫”已經完成第一輪信息建檔,組織部和人社廳在多地實地走訪,甚至啟用了凡星旗下的數據建模平台,對一批履曆清晰、實績突出的中層乾部進行潛力評估。
但接下來,他要動的,並不是數據,而是人心。
?
“你知道瀟湘省最大的頑疾是什麼?”
深夜,省政府西樓辦公室,李一凡對著剛剛從江淮回來的張廷山說道。
“是‘關係鏈’。”他平靜地說,“上一個領導帶來的秘書被提了,下一個領導來了,又要換一批自己人。而真正做事的那些乾部,永遠卡在原地。”
張廷山坐在他對麵,表情凝重:“你是要全麵拆解‘官場圈子文化’?”
“要。”李一凡毫不含糊。
“你知道,這比打老虎還難。”張廷山苦笑,“那些所謂‘圈子’,不是明麵上的利益瓜分,而是潛規則結盟,靠一口氣、一頓飯、一個電話,能換多少項目、批多少地,連紀委都未必查得出。”
李一凡起身,走到窗邊。
夜色沉沉,星城的燈光隱約浮現。
“正因為難,才必須做。”他語氣低沉卻堅定,“我要讓一批不靠圈子、隻憑實績上來的人,在瀟湘有機會翻身。”
“否則我們搞的財政重構、平台治理、產業升級,全部都會被官僚體製吃掉。”
張廷山沉默許久,緩緩開口:“那你準備從哪裡動刀?”
“從廳局正職開始。”
?
很快,瀟湘省委組織部發布了一份極具衝擊力的人事通報:
——全省十三個省直部門,將啟動新一輪“競爭性遴選製”試點。凡正處級及以上空缺崗位,一律公開遴選、量化考核、實績問責。推薦人不納入評分係統,乾部考核將引入第三方麵試機製,初定由瀟湘省屬高等院校、智庫機構、國家行政學院瀟湘分部提供支持。
一時間,輿論嘩然。
這是一次對傳統“圈子升遷”最徹底的擊打。
許多在係統裡“熬資曆”的副廳級乾部都坐不住了,有人暗中托人給省委書記趙建國遞話,有人甚至想繞開程序走關係。
但趙建國一錘定音:“這是省委決定,由李一凡同誌牽頭,組織部負責執行,紀委同步監察,誰都不能插手。”
而李一凡更是直接在省政府常務會上定下原則:
“誰推人,誰失分;誰跑關係,誰出局。”
?
組織部副部長李永中親自擔任這輪遴選領導小組副組長。他出身基層,在星城市任過組織部副部長,也清楚李一凡的風格。
“李省長不是做做樣子。”李永中對組織部年輕乾部說,“他是真要把這片土地上的潛力人群重新篩一遍。我們要做的,不是‘保護乾部’,是‘替瀟湘選人’。”
最終,十三個職位公開掛網,僅僅三天內就收到超過480份報名材料,其中近半數是市級局委正職乾部,還有不少來自瀟湘駐京辦事處、外派機構、國企二級子公司。
為了防止“人情操作”,李一凡還引入了“實戰評價”。
——每一位進入終選名單的乾部,需接受由“瀟湘省級應急管理演練中心”設置的“模擬廳局實戰評估”測試:包括24小時極限應變、政策起草能力、媒體應對、上下協同等六大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