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州省委機關會議室內燈火通明,掛鐘已指向晚八點,卻無人有離席之意。今夜,是省委書記李一凡調任後,首次以正式名義召開省委財經委員會專題擴大會議,主題直指當前地產與金融交錯的風險點——恒達地產係問題。
長桌一端,李一凡身穿深灰西裝,臉色凝重。身後站著省辦公廳秘書長何建軍,正低聲與省委辦公廳副主任核對彙總材料。文件堆積如山,橫跨房地產調控、土地供給機製、地方債務管理三大板塊。嶺州這座號稱“南國經濟龍頭”的省份,正站在一道危險分水嶺上。
“各位,”李一凡終於開口,語調沉穩有力,“恒達係問題,不是一家企業的波動,而是一條隱藏極深、關聯甚廣的係統性風險鏈。再不管,就是經濟塌方、財政出血、群眾維權三線合圍。”
話音落下,台下座次整齊,卻氣氛驟凝。副省長鄭玉梅忍不住微微皺眉,目光掃過財政廳、住建廳、銀保監局幾位廳長麵色——果然不妙。
財政廳廳長趙彬舉手請示:“書記,根據目前統計,恒達係在嶺州轄內持有土地項目57個,已建未售項目34個,累計貸款餘額超過2600億。如果啟動全麵排查,是否……”
“不是‘是否’,是‘必須’。”李一凡打斷他,“全省各級金融係統、土地管理、住房建設、信訪維穩、紀委監察,一體聯動。我不希望看到誰出現在工作群裡發‘請假申請’或者搞文字遊戲。”
會場一片死寂,空氣仿佛凝固。
“從今晚起,成立‘嶺州金融安全工作專班’,我親自掛帥。副書記陳紹東任常務副組長,住建廳、財政廳、銀保監、紀委監察、公安、網信辦統籌抽調骨乾力量,三天內完成架構組建,七天內完成初步調查提綱,十五天出首份風險評估報告。”李一凡的語速不快,卻字字鏗鏘。
“此外,我今天第一次,正式提出‘嶺州新三保’:保金融、保民生、保轉型。”
這一刻,所有人的筆幾乎同時停住。
“‘保金融’,就是穩定金融係統,精準拆彈,遏製連鎖反應;‘保民生’,就是保交樓、保就業、保生活,讓老百姓不是去維權,是去過日子;‘保轉型’,就是借這次震蕩清洗虛高杠杆、僵屍項目和不合規鏈條,推動嶺州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
趙彬咬了咬牙,點頭:“明白,書記。”
李一凡繼續道:“這不是口號,是行動。今晚的會議紀要將對外公布,我會在下周嶺州市主會場召開一次公開座談會,聽取百姓意見,約談恒達涉及項目負責人,並公布第一批被問責名單。”
他頓了頓:“我希望大家明白一點,這是嶺州危機,也是嶺州機遇。”
副秘書長輕咳一聲,將打印好的《新三保行動綱要草案)》分發下去。紙張翻動聲中,眾人第一眼看到的是紅頭文件右上角蓋著的“嶺州省委財經委員會”。
廳長們的心臟都狠狠跳了一下。
這不是提議,是定調。
“書記。”陳紹東終於發聲,語氣依舊含蓄,卻難掩不滿,“目前地產鏈條上涉及太多金融機構,貿然動手,會不會……帶來過度恐慌?”
“所以我們要講方法。以審慎穩妥為原則,以信息公開為武器,以各級乾部責任製為保障。”李一凡直視他,“不怕你不同意,就怕你不落實。”
會議持續至深夜。李一凡結束發言後,沒有立刻離席,而是走到會議室側門外的吸煙區。正廳級乾部隻能抽“會後煙”,但他今晚破例,點燃了一支中華,站在夜風中沉思良久。
腳步聲由遠及近,是省紀委書記易啟明。他沉聲道:“書記,紀委組已經開始接觸恒達係相關招投標合同,涉及一部分省住建係統乾部。”
李一凡點頭:“放手查。涉及人名,一律匿名彙報,等我簽字後再發通報。我要的是精準,不是亂槍打鳥。”
“明白。”
回程途中,李一凡坐在黑色公務車後座,翻著秘書遞來的人民日報嶺州版。頭版頭條已是今晚發布的“新三保行動部署”。他卻更關注角落裡一條小新聞:“嶺南大學與中央公務員學院聯合調研組即將來嶺州,開展金融與城市治理創新案例分析。”
這正是他提前布置的“輿論穩壓器”。
調研組名單中,赫然在列的是中辦政策研究室副局級乾部,以及大夏吏部青年司長的研究助理。這些人白天講課,晚上彙報,信息層層上傳,是中央觀察嶺州金融局勢的另一個“回聲管道”。
回到省委小樓時,已是淩晨兩點。
秘書低聲道:“書記,剛剛接到通知,四九城要求您明天下午參加一場遠程座談,主題是南方經濟穩定工作彙報,金融口為重點。”
李一凡淡淡道:“不是來聽故事的吧?”
秘書苦笑:“可能是來挑錯的。”
“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沉住氣,把招布好、把話說清。”他望向窗外黑夜,“嶺州不怕風暴,但怕自亂陣腳。”
夜色沉沉,嶺州這艘巨輪,在他掌舵下,正逐步駛入風口浪尖。而從今天起,南中國的改革實驗,就從這座省委小樓開始起筆。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