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兩點,嶺州省委信息指揮大廳的大屏忽然彈出一條紅色預警。專班情報員快步推門而入,壓低嗓音道:“書記,四九城對接口剛回線——恒達集團實際控製人鄭鴻業在東南亞某國落網,係我方與當地警方聯合行動,紅色通緝協查奏效,現已轉入臨時羈押程序,等待司法協作。
話音落地,屋內一瞬寂靜。讀秒般的沉默後,李一凡把手中筆落在台賬上,簡短吩咐:“一,確認通報口徑;二,資產管控同步升級;三,專班全體十分鐘後開臨時會。”
消息從“內網”到“外部信息流”隻用了一小時。財經媒體搶先打出推送,“恒達實控人某國落網”,配圖是機場安檢區側拍的模糊背影;隨後法治類新媒體拋出“紅通細節”,稱其以旅遊簽證入境,入住海岸線的度假酒店,淩晨被帶走。
而在各大平台,話題恒達老板落網迅速攀升,轉發鏈條把此前“爛尾重啟”“白名單項目”與“資金挪用”全係串起,輿情熱浪幾乎掀翻屏幕。更有幾家機構號直指“曾經的金融明星企業隕落”,評論裡一句“終於等到這一天”,獲讚過萬。
專班臨時會沒有鋪墊。李一凡站在投影前,開門見山:“情況確認——落網屬實,協查鏈條可靠,下一步進入‘跨境司法協作+資產緊急處置’雙軌。我們隻做三件事:穩、準、快。
他抬手在白板寫下四列:“輿情、資產、法律、金融”。“輿情口徑由省委宣傳部統一,‘依法依規、尊重程序、以我為主’;資產由財政、銀監、住建三條線同步升級,特彆是監管賬戶與預售資金池,實行一日一清。
法律層麵,請省高院、高檢、公安經偵、司法廳組成‘協作專組’,立即準備境外證據保全清單與司法協助函;金融方麵,銀行係統一律不得抽貸、斷貸,但要上收授信權限,嚴禁體外循環與關聯擔保翻藏。”他頓了頓,壓低聲音:“下半句牢記——不救企業,救秩序;不兜黑洞,兜民生。”
副省長胡靖遠接棒補充執行方案:“書記,金融子項目‘恒晟·金彙灣’和‘新嶺時代’納入一級監測,今日起按小時推進,工地現場‘四方見證人’監理、施工、街道、購房者代表)全程簽到;
同時,向四九城報送《恒達境外資產線索梳理專報第1號)》,鎖定兩處離岸信托與三筆可疑對賭協議。”銀監嶺州分局劉秀英補刀:“我們已通知各行按‘名單製管理’,對恒達係關聯企業的所有異常交易、跨境付款、內部往來進行穿透排查。對‘類保理’包裹的工程款回流,逐筆複核。”
住建廳陳立波將一疊照片鋪展在台上:“監管賬戶流水、工地複工影像、節點驗收單據,今晚前上傳專班平台,輿論問到就給圖,問細節就給表,‘打鐵要用自身硬’。”
輿論風向第一波“炸點”來得猛,第二波“追問”更凶。有人問“抓人就能複工嗎”,有人問“老百姓的錢能追回嗎”,還有人問“是否意味著政府要兜底”。
宣傳部吳宸將對外口徑壓在三句二十七字:“依法追贓、分類施策、保障交付;依法問責、公開透明、絕不兜底;依法協作、守住底線、穩定預期。
同時,省台連夜調整專題片結構,把“專班台賬”“白名單工地夜間複工”“購房者代表旁聽機製”三個段落提前播出,把“抓捕畫麵”的情緒消費降到最低——李一凡的要求是:讓公眾看見流程與結果,而不是隻看見戲劇化的抓捕。
四九城的電話隨後打來並不意外。國家金融穩定聯席機製辦公室值班處乾脆利落:“嶺州步子不要亂,材料要細,特彆是‘境外資產追索’的法律路徑,把可行性、時效性、成本收益算清楚;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統一口徑,原則支持你們依法依規推進。
另一條線來自對口部委的政策司:“注意區分刑事追責與民事追償兩條路徑,儘量通過‘先保全、後清算、再處置’的節奏把握可訴性證據,不要被程序瑕疵反噬。”李一凡簡短回應:“明白。嶺州隻求穩,不求功。”掛斷電話,他回望專班眾人:“這句話記在本子上,更要記在手上。”
落網消息引爆的,不隻是情緒,還有資金的方向。下午開市,省內兩家與恒達鏈條較深的上市公司股價一度跳水,午後在專班與交易所溝通後快速回穩。
幾家銀行理財渠道出現客戶谘詢高峰,專班金融線即刻發出“問答式通告”,將“產品底層資產暴露比例、額度、風控線”三項指標公開到可解讀層級;同時,省內三家城商行聯合發布承諾函——“依法保障合規理財兌付,嚴禁以恒達事件為由隨意抽貸、壓貸”。
證券口與交易所合力,對“蹭熱點、造恐慌”的賬戶采取盤後核查,傳遞一個信號:情緒可以宣泄,市場必須有秩序。
最敏感的是資產的“跑”。經偵總隊的線人快報顯示,一家與恒達往來密切的“文化傳媒公司”試圖將兩筆各980萬元的谘詢費打往境外;另一家“建築幕牆公司”正壓著三千萬工程款申請緊急出境商務考察。經專班“資金雷達”交叉,迅速鎖定為“拆分轉移”的可能路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公安廳當晚簽發協查,稅務稽查同步跟進,財政將兩家納入“可疑交易名錄”,住建在平台端口亮紅燈。李一凡把筆敲在桌沿:“看住賬,看住人,看住物;把漏洞當成‘敵意動作’來對待。今天是他們試探我們,明天我們要讓他們不敢試。”
天色斷成深藍的時候,輿論轉場出現節點——“恒達老板落網”的熱搜被“金彙灣工地夜間複工”的短視頻頂住熱度,鏡頭裡塔吊回轉、焊花四濺,家長代表拿著進度表笑著說“今天多了兩行綠格”。
有人在下麵留言:“追人是法律的事,追樓是政府的事;抓人可以一時,交樓才是本事。”這句評論被省台製片直接寫進了第二天的“快評”。李一凡看過樣片,隻留了一句:“把‘群眾用語’多往前擺。”
連夜會開到十點,專班散會後,李一凡沒有回家。他去了省高院。金融審判庭裡,副庭長把一摞打印好的“保全與禁令模板”搬上桌:“書記,按照您要求,我們把不同資產形態的證據鏈條、裁量要點與風險提示逐條固化為模板——股權、房產、存款、設備、在建工程、收益權、知識產權一應俱全;
同時預置了‘涉外送達、涉外取證、涉外保全’的裁判文書樣式。”李一凡翻到“涉外保全”那一頁,停了三秒:“今天晚上就發出第一批,先對恒達係三家離岸殼公司的境內資產進行‘鏡像凍結’;明天向四九城申請司法協作對接窗口,走‘平行推進’。”
回到省委時已近午夜。秘書戴立鳴把一份“專班日清表”遞上來:境外線索3條完成初核,境內鏡像凍結6起,銀行賬戶臨時管控17個,監管賬戶封閉運行新增8個,白名單項目複工2個,群眾代表簽名9份。
他補了一句:“宣傳口的評論已經掛網,您看是否要在明天的通氣會上引用?”李一凡點點頭,卻把筆落在另一處:“把‘鏡像凍結’解釋清楚,防止誤讀為‘一律凍結’,我們不是一刀切。
他抬眼:“明天九點半,召開金融穩定形勢通氣會第2次),邀請五家主流媒體、三位群眾代表、兩名行業專家旁聽,原則仍是‘可公開即公開’。”
這一夜,很多人沒睡。四九城的某個辦公室裡,研究員把嶺州的“日清表”貼進全國風險監測平台;沿海幾省的金融辦悄悄把“鏡像凍結模板”下載保存;而在嶺州城西的一個出租屋裡,恒達某中層盯著手機發抖,他的上級在境外被捕,他手裡還有一串被吩咐“絕不能落到專班手裡”的賬本。
他猶豫到淩晨,最終撥通了專班舉報熱線。接線員記錄完畢,問:“先生,願意實名嗎?”電話那頭沉默幾秒:“實名。條件是保護我的家人。”當晚,紀委、經偵、檢察三方連夜會簽,對該中層啟動“證人保護程序”。
清晨,嶺江上空泛起微光,第二天的通氣會按時開始。會場不大,席位刻意留出三排給媒體和旁聽代表。李一凡沒有講套話,第一句就把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拿上台麵:“恒達老板在境外落網,這是刑事追責的開始;而我們今天談更多的是民事救濟與行政處置。
屏幕亮起“問答牆”:“購房者權益怎麼保?”——“項目資金封閉運行、節點撥付、白名單複工”;“工程款如何兌付?”——“債委會統籌、按比例償付、優先保障小微與工人薪資”;“銀行會不會收縮信貸?”——“不得抽貸、壓貸,但要差異化定價與名單製管理”;“政府會不會兜底?”——“不兜底黑洞、兜底基本民生。”幾句平直話,沒有花哨,卻因“可驗證”而讓人心安。
會後,輿情拐點終於出現:抓人不是終點交樓才是、鏡像凍結是什麼、白名單項目夜間複工三個話題疊加衝上熱榜。更有外省媒體發表評論:嶺州沒有把‘抓人’當成表演,而是把‘交樓’當成政績。
而在業內群裡流傳最廣的,是專班公開的一張流程圖——“恒達事件處置圖譜:刑事追責—民事追償—行政監管—市場修複—群眾評估”。有人感歎:“這不是熱點,這是教科書。”
傍晚時分,林允兒發來一條信息:“今天‘女性創業基金’的落地通告,輿論反響不錯。”李一凡回了兩個字:“謝謝。”他知道,這句“謝謝”不僅是對妻子的,也是在對身後那條“看不見的支持鏈路”致意。
窗外,嶺州的霓虹逐一點亮。專班平台跳出新的提示音——“境外協作窗口已建立,第一批司法協作函件已發出。”他合上筆記本,低聲重複上午的三字訣:“穩、準、快。”而心裡則補上第四個字:“真。”唯有真,才能把這場震動化作秩序;也唯有真,才能讓下一場來自四九城的會議,在肯定之外看到可複製的路徑。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