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四十,廣城西郊的省乾訓基地門口停下三輛低調商務車。領車下來的是大夏吏部第七督導組,隨行六人,不見旗幟與攝影機。組長翻開薄冊,隻留一句:先看窗口,再看工地,最後看人。
九點整,第一站選在橫灣區政務大廳。督導組不打招呼,直接取號排隊。取號屏上方掛著“審批時鐘”,從四十八小時倒計時開始跳。一個身穿藍馬甲的群眾代表在自助機前反複點“資料上傳”,係統彈出“最小要件已齊”的提示。
督導組成員側身觀察,經辦人窗口隻問兩件:是否一次告知、是否並聯受理。經辦把桌麵貼拿出來,上麵四行字清楚:受理、告知、並聯、回執。組員在表格上打勾,備注:動作到位。
九點二十五,隔壁的企業服務區有人掀起電腦屏幕,低聲抱怨基礎資料又被要求“補一張證明”。督導組靠近,詢問是否違反“窗口最小要件”。經辦人拿出《最小要件模板》對照,指出是“行業特種許可”需交原件,後台同步並聯審批。
組員記錄:例外條款成立,時限寫清。大廳外頭的陽光還沒完全熱起來,隊伍沒有躁動,牆上的“審批日誌四同屏”小窗穩定地滾動著,坐席號、審批人、時間戳、要件四項同屏,像四個釘子把流程釘在牆上。
十點十五,督導組分兩路,第二站直奔橫灣金柳灣的樣板工地。護欄內的“實投牆”貼滿昨夜影像,溫控曲線無波峰,監理在“停澆七分鐘—複驗合格”旁簽名。
工長把夜餐車票據交到財務處,短信回執準點彈出。組長問一句:代表人訴訟入口有沒有老人版。總包財務指著二維碼旁邊的大字提示:老人版在此。組員點頭,在記錄簿寫下“看得見、摸得著”。
十點五十五,第三站切入桂浦區行政審批局。門內清爽,卻有股“演給人看”的味道。幾個年輕人坐在“谘詢席”,統一口徑重複流程術語。督導組把一份企業資料放到台麵,請求受理。谘詢席試圖“先幫忙看一下”,不願出受理條。
組長把薄冊合上,點名:若隻谘詢不受理,一律記黃卡。大廳經理匆匆趕來,調出後台,發現“谘詢流”正被當成“受理流”。組長:錯不怕,改要快;今晚把“谘詢—受理”在首頁做成分欄,彆讓群眾分不清。桂浦這條被記為“假受理傾向”,當場要求限時糾偏。
十一點二十,督導組折返省城,車子不停,直插省聯社信息機房。牆上一排排冷色燈,日誌服務器屏幕寫著“內部接管”,外包賬號已下線。
技術員調出三日內隨機抽樣的“坐席核驗”記錄,十一次抽查無代簽痕跡,三次延時均有解釋。組長隻留兩句:過渡期九十天,第三十天上屏中期報告;九十天結束前,再抽一次“盲測”。
午後一刻,鵬城南灣實驗室人才社區小會所,吏部督導組選擇“飯點查班”。食堂窗口不擺橫幅,牆角掛著“白名單—職住一體”勘驗二維碼,宿舍區門禁換成實名刷卡。一個年輕工程師端著飯盤站在門口,向督導組比了比樓上的燈:昨夜加班的房間還亮著。
組員問:租金上限執行如何。運營方把合同模板拍在桌麵,條款寫“科研編製與一線技工優先,抽簽輪候,租金上限為同片區市場價七成”。組長用指尖敲了一下桌麵,語氣平:把抽簽視頻留存,群眾代表可旁聽。
兩點整,嶺海北岸的老舊小區改造現場。電梯井旁邊貼著“節點撥付”進度條,財政端的“回流—稅基聯動”窗口在移動端已經亮起。兩名老人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說的是地漏返味、牆皮返潮。
住建口的年輕科長把“質量否決權觸發樣例”拿出來,照表給出“停—改—驗”的時序。督導組在牆角看了三分鐘,組長關照:把這套樣例拍成短片,送進夜校與社區巡回播放。
兩點三十五,韶川城西安置房。樓道口的“欠薪清單”二維碼下方多出一個“匿名電話”標簽。誌願律師把“代表人訴訟”老年版紙質表格鋪在台麵,筆跡密密麻麻。督導組問:這周有無受理回執未按時反饋。
誌願律師:兩件延時,一件因證據不齊,一件等對方回撥。組員在表上記下延時編號,要求與“事實清單七號)”比對,必要時在清單上加出“延時理由”。
三點整,省乾訓基地小禮堂,督導組與省委組織部開合議會。組長開門見山:你們的“經辦人夜校”做對了,下一步,把“夜校考核”從紙麵考試改為“跑一次日誌裡程”;你們的“誠信榜”做對了,下一步,把“容錯三條”掛到每個窗口的桌麵貼;你們的“媒體事實包”做對了,下一步,把“製度差異清單”與整改倒計時長期化。
組織部部長邊聽邊記,不時點頭。常之朗把“夜校課改方案”翻到最後,補上兩個小模塊:坐席核驗十個常錯、審批時鐘四段法。
三點二十,督導組提出“看人”的第三步:約談三名來自不同條線的經辦與中層。第一位是交易所駐省席位的年輕專員,談的是“問詢—披露—複牌”的節拍;第二位是省財政“節點撥付”經辦,談的是“並聯—見證—回執”;第三位是住建係統的監理承包協調員,談的是“質量否決—停澆修複—複驗歸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人說話都不快,不做口號,舉例準確,編號清楚。組長在本子上寫下一句:不是背稿,是做過。
三點五十五,督導組臨時決定折向桂浦園區,回頭複查“假受理傾向”。大廳裡“谘詢—受理”分欄已新建,顏色區分明顯;窗口前排起短隊,經辦人改口說“先給你出受理號”。組長:緩和的態度不重要,動作才重要。隨後要求把這次糾偏過程寫進《錯誤更正集·第三輯》,三天後上網。
四點二十分,趁車開回省城的路上,組員翻看網上一條“唱衰”貼文,質疑“公開櫥窗暴露商業機密”。外宣處把“用途摘要+編號脫敏”的平衡方案已上線,評論區第一條是某銀行客戶經理的留言:透明不是掀老底,是把流程擺正。組長把手機放下,看向車外:群眾懂得比一些人以為的多。
五點,省委小禮堂四號會議室,李一凡與督導組短會。組長先說看見的三點:一是規則在跑,且有人值守;二是經辦知道邊界,並敢於觸發質量否決;三是窗口“假受理”苗頭能在當天糾偏。
隨後也點出兩塊短板:白名單“老人版”入口在個彆市縣仍深藏兩層頁麵;經辦人夜校的“審批時鐘”講解還不夠直觀。李一凡回答:今晚整改,明早上牆;“審批時鐘”直接做成一個工具條,四段法圖解,把“受理—告知—並聯—回執”的動作嵌進係統,不再靠口頭講。
五點半,督導組提出“人事觀察”的小建議:把“窗口複盤—糾偏—複訓”的閉環寫進乾部年度考核,名為“第一線表現分”;對敢於觸發“質量否決”的監理與經辦,列入“合規修複榜”,避免懲罰性注意力誤傷執行者。組織部部長回答:本季度“誠信榜”新增“合規修複”標簽,今天已生效。組長:好,就看執行。
傍晚六點,督導組趕往嶺海一家國資銀行分行做“抽問”。問題直接寫在白板:坐席核驗如何落地;日誌外包什麼時點下線;十大授信台賬準備到哪條;公開櫥窗上線何時;“代表人訴訟三問”誰負責對接。
分行行長沒有推總行,直接報時間表:坐席核驗本周四覆蓋全部審批崗;日誌外包三十天內完全切換;授信台賬已完成脫敏方案;公開櫥窗今晚先掛試運行頁;投資者保護窗口本月十五日接入。旁邊的網點經理遞上一張打印頁,上麵是“老人版入口”的二維碼增設方案。組員在角落寫下兩個字:靠譜。
七點一刻,廣城江邊的風更硬。媒體端口上《事實清單八號)》後的留言漸增,有留“表揚”的,也有挑錯的。信息與公眾組開啟“勘驗接力”,把群眾指出的兩個入口“太深”的市縣頁做了置頂鏈接,標注“整改時間”。督導組看著那一行行“整改完成”的綠勾,組長半句話在喉間轉了轉,換成一句平實表達:製度的力道,來自持續的釘。
七點四十,凡星投資掛出季度“零關聯交易報表”與受托人意見書更新,配兩張圖、兩個簽名;評論區有人追問“是否參與白名單工地材料直付”,合規官在後台留言:不進入專回路,不參與救助,不碰書記分管鏈條。那條留言被“媒體事實包”截屏,歸入“澄清樣例”。李一凡收到截圖,隻在頁角畫了一道小勾,既未轉發,也未批注。
八點整,督導組在省政府賓館小會議室寫“暗訪紀要”。第一部分是“所見”:十城窗口受理、雙表測試、經辦夜校、質量否決、白名單勘驗;第二部分是“所短”:老人版入口深、審批時鐘不直觀、個彆大廳對谘詢與受理混用;第三部分是“所薦”:第一線表現分、合規修複榜、製度差異專欄長期化。
最後一段落款很短:嶺州改革執行力量化可見,方法可複用,建議作為乾部考核試點省份之一,進入觀察期。
八點半,省委常委短會。常之朗把“老人版入口整改—審批時鐘工具條上線—桂浦假受理糾偏—金融端差異專欄常駐”的四件事放到白板,上麵寫了具體時間:今晚、今晚、今晚、長期。
交易所席位同步承諾:盤中問詢—複牌條件圖例,再壓縮成一頁圖解;網信把“謹慎詞表”更新,加上兩條對付“戲劇化標題”的替換規則。組織部宣布:從下周起,“第一線表現分”寫進處科級乾部的月評。
夜裡九點,四九城傳來一條短信,署名是吏部副部長:嶺州不是看起來在改,是實際在改;保留觀察,準備下一步“正負麵表列人事評價機製”試點。
李一凡回兩個字:收到。隨後把手機扣在桌角,抬眼看向窗外,江麵黑沉,風把路燈下的旗角吹得筆直。他對常之朗:明天八點,先講兩件小事——老人版入口“一鍵達”,審批時鐘“工具條”;再講一件大事——把“第一線表現分”製度化。
十點,信息與公眾組把《事實清單九號)》掛上首頁,標題“吏部暗訪·第一日”。首條寫“所見”,第二條寫“所短”,第三條寫“所薦”,第四條寫“今晚整改”,第五條寫“觀察期”。評論區有人回了八個字:看見問題,立刻動手。又有人加四個字:這才像樣。
深夜,省城的燈一幢幢熄了。小禮堂裡那塊寫著“今晚、今晚、今晚、長期”的白板還亮著,像把一天的節奏釘住。
李一凡合上筆記本,步子不快,卻沒有停。走廊儘頭,“經辦人夜校”的海報貼得更實了些,上邊的字體比昨天更大:經辦人做對一件事,勝過喊對十句口號。江風從窗縫裡推進來,紙頁輕輕一響,像是給這一日的暗訪畫了一個不花哨的句點。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