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廣城像被雨洗過,街口的報箱裡塞滿了夜裡剛印好的早報。省委八樓的燈比外麵的天還亮,透明窗作戰室裡隻開三塊屏:事實清單、熱線波形、民調樣本池。
李一凡站在最靠窗的位置,指腹在桌麵上敲出簡短節拍——這一回不是比話術,是比可證事實。他把一張白卡片壓在鍵盤旁:工程不停、工資到卡、出行可算——三個點,先把民意的脈搏摸準。
九點零五分,省社情中心將“第三方滾動民調”初報推送至後台,樣本量四萬三千,覆蓋廣城、灣南、嶺北、嶺海、桂浦等地,核心問句隻保三道:問題能不能看見、改沒改、到沒到。
屏幕右上角跳出一個讓人心口一緊的數字:93.5。李一凡沒有笑,先讓常之朗把抽樣名冊、撥測錄音、街頭快閃三路證據並在側屏,再把“老人版入口點擊熱度圖”疊上去——信任的曲線要跟生活的曲線咬合,才算數。
街頭的反饋在同一時刻湧進來。廣城北郊,一處曾經停工的樓盤把鑰匙櫃推到陽光下,第一批交付的家庭圍在簽到台邊,群眾代表在回執欄落筆;灣南機修廠的薪資係統準點打出當月代發短信,年輕人握著手機對著陽光眯眼;嶺北城站的換乘通道開閘,通勤月票在閘機上“滴”的一聲順暢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當天改,落在一戶戶日子的細枝末節裡。
輿情並不全是掌聲。十點出頭,一家自稱“產業谘詢”的賬號發長文質疑:民調樣本“傾向一線國企職工”、問題設計“引導答案”、數據“為領導立碑”。
李一凡指尖停了一拍,叫數據組把對照庫打開:樣本構成、地域和職業比例、電話回撥錄音、街頭快閃視頻一字排開,再把“反向抽樣”啟動——隨機叫停兩處路口、兩家小區門口、一條城中村巷子,讓記者、乾部、群眾代表三方各抽十人,當場問、當場錄、當場上牆。
廣城東門的天橋下,鏡頭對準一個背著書包的中專生,他說父親在軌道工地上班,工資上月開始按實名卡發,遲到一天也會在群裡說;嶺海碼頭旁,一位搬運工指著手機說換乘便宜了,兩線到廠少花四塊錢;城中村的小店裡,老板娘把“老人版入口”點給記者看,網格員的值守時間排得清清楚楚。
三條短視頻疊上透明窗首頁,“樣本證據鏈”三個字出現在角落,像給一扇門落了閂。
他沒有滿足於數字漂亮,更不想靠“口碑文章”自我陶醉。午前,李一凡把隊伍帶到三處“邊角”——嶺北一所民辦高職的就業辦公室、廣城城北一個物業投訴多發的小區、灣南一處“站城一體”的工地通道。
高職的“去向可核驗”牆上多了一排綠釘,漏報被逐號回撥補齊;小區物業的電梯維修工把換件單貼在轎廂裡,故障碼對應上透明窗;工地通道的滅火器檢查簽上新日期,消防聯動試鳴後回執秒傳後台。三處細節像三把小刀,一點點把虛火剔掉。
媒體區裡,林允兒把稿紙壓實,隻寫三段。第一段是“信任從哪來”:交樓、工資、通勤三件事,拉動了最直觀的安全感;第二段是“證據怎麼立”:樣本池透明、撥測可複核、街頭快閃可回看;第三段是“邊界在哪裡”:對乾部的容錯保護行動,不保護惰性與作秀。署名落在右下角,標題簡短:《看見,就相信》。
稿件發出半小時,評論區裡“我這一單已到賬”的截圖開始一張張貼上來,像給一麵牆釘釘子。
反擊來的更猛。午後兩點,質疑民調的那家賬號又拋出“內部截圖”,聲稱有“統一口徑培訓”。
李一凡讓網絡溯源,把圖片指紋與服務器出入庫記錄對上,指向一家與“影子結構”關聯的公關公司;紀檢再順一格,把昨天夜裡被封的席位問詢函、收益權回購條款的截幀並在旁邊。
透明窗上出現一條冷冰冰的注釋:來源與利益鏈一致,證據在此。沒有一句臟話,隻有編號與時戳。
城市的另一頭,有更溫暖的鏡頭。廣城江邊的老廠區旁,一位留守老人拄著拐站在新刷的棧道上看水,身邊的孫子在滑梯上往下衝。
他們家的學位三聯單在上午剛剛被網格員帶著家長在老人版入口點對點確認,係統彈出“已排位”的提示窗。
老人用顫的手在群眾代表的簽名圖上寫下三個字:看到了。李一凡站在不遠處,沒過去打擾,隻把目光落在已排位的角上一秒,像在跟上一世某個缺席的時刻告彆。
後台的數字緩慢而堅定地往上走。民調平台顯示“被看見”指數在當日增幅最大;熱線的“已改”時滯壓到了四分零幾秒;“老人版入口”的點擊在傍晚前跳到兩個峰值,說明那兩個時間段,家裡有人在為學位、為水電、為維修對照。
李一凡讓信息組把三張圖並成一張“生活熱力圖”,掛在首頁第一屏,把“93.5”放到右下角,不讓數字搶走了人。
他沒有宣布“勝利”。傍晚的吹風會裡,組織部、住建、金融監管、人社四個口輪流說最小單位的變化:某處工地的實名卡按月、某條長廊的燈泡更換、某次坐席的暫停與複牌、某個“空殼簽約”的撤項與追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條目短,語氣平,像把桌麵上的螺絲擰一絲不差。記者區的舉牌儘量壓低頻率,現場像一條往前走的繩,繃緊但不嘈雜。
夜色降下來的時候,廣城地鐵二號線測試車從站台緩緩滑出,站屏門的燈點成一行細密的光。通勤月票的新算法把當月消費上限顯示在乘客手機上,彈出的提示語隻有六個字:到上限就不扣。
旁邊的年輕人笑出聲,說今晚請同事喝豆漿。小小的笑聲被風順走,卻在一格格光裡留了影。
透明窗首頁終於掛出了那行數字:93.5。下麵不是“點讚語”,而是一行小字:樣本明細、撥測錄音、街頭快閃,點開即見。
群眾代表簽名圖再添新筆畫,寫的是“我問過”,李一凡看了兩秒,把卡片翻到背麵,寫下四個字:上牆即考。
然後把第二天的日程往前挪了一格——四九城大夏國常會前彙報需要的不是褒揚,而是更硬的事實:交樓數、工資回執、綠道放款、紅黃卡邊界,四項齊備,彆的都可以往後站。
他在窗邊站了很久。廣城江麵有船影緩慢地滑過,像一支筆在黑紙上寫字。上一世,很多承諾來不及兌現,很多數字不夠乾淨;這一世,他把可證的事實一顆顆釘上牆,不靠喊話,隻靠當天可複核。
93.5是一次喘息,也是下一次奔跑的起點。風從半掩的窗縫裡穿過,紙角輕輕起伏,又貼回去——像一座城在夜裡穩住了自己的心跳。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