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下,若不及時治理,生靈塗炭是必然的。
“好膽!”
外界的變化,帝辛顯然是注意到了,以至於他的臉色愈發扭曲,就欲直接答應西伯侯的提議,發兵誅滅四方邪神。
可就是這時,卻聽敖丙先一步開口說道:“為一己之私,操弄天象,降天災於億萬黎民,諸位還有何話可說?”
“四方邪神現在,已經不是偏離正道那麼簡單了,而是完全墜入邪道,回不了頭了。”
隨著敖丙冷漠的聲音響起,帝辛心中的怒火被衝淡,逐漸意識到,國家大事,由不得他乾綱獨斷,還需問過三公九卿的意見。
“四方邪神降天災於四方,龍公可有對策?”
回過神來,帝辛朝敖丙問道。
都已經稱他們為邪神了,可見帝辛的態度,顯然是想滅了他們。
“旱災之後,還有洪災、雪災、蝗災等災難。若不及時處理,必將動搖大商的社稷。”
“然而,調兵遣將需要時間,等大商一切準備就緒,都不知是多久之後的事了。
“那時再動手,就算誅儘四方邪神,也是為時已晚,大災已經釀成,億萬無辜的百姓受到波及,家破人亡。”
“所以,依我之見,是發動天下所有的玄門弟子,共同對付為禍的四方邪神,唯有如此,方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全部擊殺。”
目光從兩教弟子的身上一一掃過,敖丙緩緩說道。
這話聽起來是在給帝辛出謀劃策,但在場的哪一個不是聰明的人,如何聽不出來敖丙話中的意思。
擺明了是說給兩教弟子聽的,讓他們出麵,號召天下弟子共同對付四方邪神。
“合該如此!”
“除魔衛道,我輩義不容辭。”
兩教弟子無法,硬著頭皮站出來表態道。
他們當然可以選擇裝聾作啞,敖丙也不會逼他們表態。但問題是,此刻他們敢裝聾作啞,那事後,關於兩教的風言風語勢必會傳得整個洪荒都是。
說他們怕死,畏懼邪魔,亦或者是說一套做一套什麼的。
總之,必然會讓兩教風評受損,進而影響到聖人的聲譽。
“隻是如此,怕還不夠。”
西伯侯皺了皺,說道。
說完,許是怕敖丙誤會,他又緊跟著補了一句:“我不是說龍公的計劃不行,而是玄門弟子動手再快,也需要時間。”
“這段時間,足夠四方邪神做很多事了。”
敖丙的計劃,西伯侯是支持的。但誰敢保證,玄門弟子真的會按敖丙所想對四方邪神出手?
所以,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多準備幾個備選計劃,總是沒錯的。
“西伯侯的擔心很有道理,這點我也考慮過。並想到了解決之法,那就是傳下香火神道。”
聽完西伯侯的擔憂,敖丙隻覺機會來了,鋪墊了這麼久,他終於露出真正意圖了,那就是借機宣揚香火神道。
隻能說,四方邪神的報複,對敖丙來說真的是神助攻,直接為他營造出了,發展香火神道的最好條件。
香火神道的本質是守護,凡人向神明提供香火,神明反過來庇護凡人。
這是供需關係,凡人有所需,有所求,如此念念不忘,方才有香火神祇的誕生。
以前,眾生雖然有所求,但是還不夠強烈。
可現在,隨著種種天災的降臨,無力的凡人麵對這接踵而來的災難,心中對神明的祈求將達到巔峰。
這時,隻需稍微展露神跡,就能收獲大批的信仰。災難之際,才是傳道的最好環境。
四方邪神給敖丙營造出這麼好的傳道環境,他要是不利用好了,那都對不起四方邪神的付出。
“香火神道?”
“龍公此言何解?”
西伯侯雖然富有智慧,但他終究不是修行之人,故而對修煉界的事少有了解,不知香火神道是什麼,更不知其作用。
倒是兩教弟子猜出來了,闡教弟子若有所思,西方教弟子則不同,不知想到了什麼好事,突然麵露激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