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百姓遭劫時,西方教弟子若能挺身而出,救百姓脫離水火。那不僅能收割信仰,還能順勢完成傳道,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過想要做到這裡,還需獲得敖丙的同意才行。畢竟他才是香火神道的開創者,無他同意,西方教卻是不好在東方收集香火。
“有功者,皆可立廟。”
“西方教弟子若能平定魔禍,救百姓於水火,那在九州之中,想來無人會阻止你們傳道。”
敖丙如何聽不出阿彌陀的打算,隻是他並不是很在意。
後天功德由他而始,香火神道為他所開,他是名副其實的香火之祖,今後若有人行香火之道,那不論是何出身、是何來曆,都要奉他為祖。
每逢祭典,無論如何都少不了他的一份香火。
另外,最關鍵的是,敖丙雖然準備傳下收集香火願力之法,卻不打算傳將香火願力提純為後天功德之法。
後天功德雖然源於香火願力,可卻是其升華過後的產物,不僅更為的純淨,還具備些許大道玄妙。
旁人就是想儘辦法,也隻能將香火願力中的雜質全數煉去,使其成為最純淨的精神之光,卻無法將其升華為後天功德。
唯有敖丙,以神道氣運為火,焚燒香火願力,方能使其升華為後天功德。
可以說,這是敖丙身為香火之祖的福利,天地之間,唯他一人可提煉後天功德。
而隻要他還掌握著,將香火願力升華後天功德的辦法,那就無所謂香火神道外不外傳,根本影響不到他。
或者說,正因為掌握核心之法的緣故,香火神道傳的越廣,對他來說就越有利,通通都是在為他打工。
除非那些得傳香火神道的勢力,能夠忍受將香火願力提升為更為玄妙的後天功德的誘惑。
否則,無論他們收集多少香火願力,最後都要送到敖丙這裡,請他出手將其升華為後天功德。
這也是為什麼,敖丙敢大大方方傳授外人香火神道的原因。無法拒絕後天功德的誘惑,便要受他轄製。
能夠拒絕後天功德的誘惑,那因純淨香火願力效果不如後天功德的緣故,在競爭力上將遠遠不如敖丙。
同樣的基礎,自然是誰用的資源更好,誰發展的更快。吃土長大的人,怎麼可能比得過吃肉長大的人。
“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誅之。我西方教此來東方,就是為除魔而來,誓不與其共存。”
得到敖丙允許他們傳道的答複後,阿彌陀立即義正言辭的表態道。
這就是交易了,從今以後,西方教在九州傳道的條件,將徹底除魔衛道綁定。
無論什麼地方有邪魔作亂,西方教得到消息後,都不能置之不理,必須要派弟子前去解決。為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在所不惜。
若是違背這個條件,那西方教就要受到氣運反噬,且今後也將無法再在九州傳道。
“還請龍公傳下香火神道,助我等先祖轉化為香火神,以抵禦四方邪神的入侵。”
敖丙與西方教達成條件後,在座的諸侯得到機會,紛紛起身,朝他拜道,懇請他傳下香火神道。
雖說敖丙先前已經答應他們,會傳下香火神道。但正所謂,法不可輕傳,總不可能等敖丙主動開口吧?
該有的態度,他們還是要展現出來的。這不僅是對敖丙的尊敬,更是對香火神道的尊敬。
“好,爾等即有心為眾生除邪神,那我也不能吝嗇,這就傳你們香火神道,以助爾等平定邪神之亂,庇護蒼生。”
敖丙也沒有為難眾人,當即口宣神言,將香火神道的修行之法傳給了他們。
其實香火神道的修行之法,與傳統的仙道修行之法並沒有太大的區彆,隻是把靈氣改成香火願力罷了。
除此之外,還多出了隨叫隨應的法門,以用來回應信徒。
當然,香火神道體係中最關鍵的秘法,以香火願力結合山川精氣,凝聚神道符籙之法,敖丙並未傳下。
這是封神之法,與升華後天功德的秘法一樣,為神帝的立身之本,必須要牢牢的捏在自己手裡,萬不可交給外人。
“香火神道果然玄妙,看似與仙道相似,其實有很大的區彆。”
“如今主流的修行之道,無論是玄門仙道,還是西方外道,亦或者是魔道,都講究遁世修行,與天地相結合,專研天地之道。”
“可這香火神道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遁世,反而還要入世,於紅塵俗世中打磨自身,於億萬人心中洞察天人之妙。”
殿內一眾諸侯沉浸在講道中無法自拔,可兩教弟子卻不同,在聽敖丙講道期間,他們下意識的,將香火神道與自身所修持的體係做對比。
然後他們驚訝的發現,香火神道完全是與主流背道而馳。
當所有的修行體係都講究遁世,斬斷與外界因果的時候,唯獨它提倡入世,與眾生結因果。
“這是真正的人道修行之法,彆的體係都是從天地中來,獨善其身,最後超脫天地而去。唯獨此法,從眾生中而來,最後與眾生一起超脫。”
很快,兩教弟子就認識到香火神道與其餘修行體係的本質區彆。
此道不修天道,隻修人道,與眾生共存亡。不似其餘體係,求天道,欲超脫,為的就是不與天地共存亡。
“人人如龍嗎?”
“此道雖好,可卻不適合我等。渡自己一人超脫,已是千難萬難,何況渡儘所有眾生,一起超脫。”
“神道的宏願太大,哪怕走到最後,有著與聖人匹敵的力量,也是難以超脫,終要受眾生所累,消亡於無量量劫之中。”
回過神來,闡教弟子忍不住搖了搖頭,在佩服敖丙氣魄的同時,也對香火神道的未來充滿了擔憂,不是很看好。
渡天下眾生,人人都能超脫,人人都能自在,人人都能登臨彼岸。這就是香火神道的立意,氣魄不可謂不大,堪稱古今第一。
就是西方二聖當年為了成聖,接連許下四十八道大宏願,也隻是說渡儘西方眾生,沒敢說渡儘洪荒眾生。
但敖丙立下的香火神道,雖然沒有這麼說,可卻將這個意思表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