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解釋道:“他原是不肯帶的。我特意做得精細,哄他看見喜歡。如今天熱,夜裡睡覺不老實,蓋不嚴實,帶上這個,就不怕著涼了。”語氣裡滿是熟稔的親昵和管束。
兩人就在熟睡的寶玉身旁,旁若無人地討論著他的貼身衣物。寶釵這位未出閣的千金小姐,對著青年表弟的內衣評頭論足,神情自若,毫無赧色。在她心裡,仿佛已將自己代入了未來主母的角色,而襲人,則是她得力的“賢妾”。
正說著,外頭有事叫襲人。襲人便對寶釵道:“姑娘略坐一坐,我去去就來。”竟放心地將熟睡的寶玉和這私密活計都留給了寶釵。
寶釵應了,目光卻被那兜肚上的鴛鴦牢牢吸引。她走到襲人方才的位置坐下,看著那活計,隻覺得針腳細密,配色鮮亮,實在“可愛”。鬼使神差地,她竟拿起針線,接著繡了起來。一針一線,繡的仿佛是自己的錦繡良緣,繡的是那“寶二奶奶”的實景。她全神貫注,連有人靠近都未察覺。
窗外,黛玉和史湘雲來找襲人。隔著碧紗櫥,兩人往裡一望——隻見寶玉穿著銀紅紗衫,隨意睡在床上。寶釵緊挨著床邊坐著,低眉垂眼,專注地繡著那件紅蓮綠葉、五色鴛鴦的兜肚。旁邊,還放著襲人用來驅趕蚊蠅的蠅帚子。
好一幅“賢妻侍夫”的靜謐圖畫!
黛玉和湘雲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愕與強忍的笑意。兩人不敢驚動,連忙捂著嘴,悄悄退開了。這場景,於禮不合,卻又微妙地契合著某些人心照不宣的期許。
寶釵渾然不覺,正繡得起勁。忽聽睡夢中的寶玉含混地喊了一句:
“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寶釵手中針線猛地一頓,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那裡,指尖冰涼。那“金玉”二字,像冰錐刺入她精心編織的夢境。她怔怔地看著床上無知無覺的寶玉,又低頭看看手中那對戲水的鴛鴦,隻覺得那鮮豔的色彩此刻無比刺眼。
歲月流轉,大觀園裡的繁華終如流水。
“花大奶奶”襲人,自恃有王夫人撐腰,與寶玉關係特殊,姨娘之位在她看來已是十拿九穩。她一心扶持“金玉良緣”,認定寶釵上位後,自己這個“賢妾”地位更固。然而,她忘了晴雯被逐時,寶玉那洞穿人心的疑問:
“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
“你是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她兩個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還有孟浪該罰之處!”
那話語裡的寒意,早已昭示了信任的裂痕。她以為的靠山王夫人,在家族傾頹之際,又能保她幾分?她所效忠的未來主母寶釵,又怎會真正容得下她這樣一個心思深沉、曾與丈夫有過肌膚之親且頗有體麵的“賢妾”?她汲汲營營的姨娘夢,終究如煮熟的鴨子,飛了。襲人最終被配給了伶人蔣玉菡,那“花大奶奶”的戲謔稱呼,成了她野心的絕妙諷刺。
而那位以“寶二奶奶”自居的薛寶釵呢?她如願嫁給了寶玉。可那又如何?寶玉的心,早已隨“木石前盟”的林妹妹一同死去。洞房花燭,紅蓋頭下是“舉案齊眉”,案上卻橫亙著無法逾越的鴻溝。“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寶玉最終選擇了遁入空門,留下寶釵守著“寶二奶奶”的空名和賈府敗落後的滿目瘡痍。她日日打卡的怡紅院,她親手繡上的鴛鴦戲蓮,連同她精心打造的金玉良緣之說,都成了鏡中花、水中月,一場徹頭徹尾的虛空。
怡紅院裡,曾有兩個女子,一個以“花大奶奶”自居,一個以“寶二奶奶”自詡。她們都以為自己能牢牢抓住那個“寶二爺”,掌控他的生活,占據他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殊不知,那看似觸手可及的身份與情愛,不過是紅樓一夢中的幻影。身份錯位的妄念,終敵不過命運的無常和人心深處的真實。襲人的癡心掌控,寶釵的處心經營,到頭來,都不過是黃粱一夢,徒留笑談。
多年後,已為人婦的襲人在市井街頭偶然遇見了身著素衣的寶釵。曾經的“寶二奶奶”如今麵色憔悴,身形單薄,眼神中滿是落寞。襲人心中五味雜陳,當年的“惺惺相惜”早已煙消雲散。寶釵看到襲人,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尷尬,也有一絲羨慕。
襲人走上前,輕聲道:“寶姑娘,彆來無恙。”寶釵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罷了,如今這世間,哪有什麼無恙。”兩人站在街邊,相對無言。曾經在怡紅院的那些算計、期許,都已化為泡影。一陣風吹過,卷起地上的落葉,仿佛是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淒涼。襲人微微歎了口氣,“這一切,就像一場夢啊。”寶釵默默點頭,“是啊,夢該醒了。”隨後,兩人各自轉身,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隻留下那曾經的紅樓舊夢,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遠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年後那場偶遇,如一顆石子投入兩人心中的平靜湖麵,泛起層層漣漪。此後,寶釵在清冷孤寂中,開始反思自己的前半生,她收起了往日的端莊自持,嘗試著去做一些從前不屑的小事,去感受平凡生活的煙火氣。而襲人,在與蔣玉菡的日子裡,也不再像從前那般爭強好勝,她學會了珍惜眼前的平淡。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寶釵漫步在一條幽靜的小路上。走著走著,一陣悠揚的鐘聲傳入她的耳中,這鐘聲清脆悅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寶釵不禁停下腳步,循聲望去,隻見不遠處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廟,寺廟的大門敞開著,透出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
寶釵心中一動,不由自主地朝著寺廟走去。踏入廟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麵而來,讓她感到一種久違的寧靜。她緩緩走到佛前,雙手合十,閉上雙眼,虔誠地許下心願,希望自己的內心能夠得到真正的安寧。
就在這時,寶釵突然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她睜開眼睛,轉頭看去,隻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朝著她走來。原來是襲人,她手裡提著一個包袱,裡麵裝著一些物品。
襲人走到寶釵麵前,微笑著說道:“寶姐姐,我來給寺廟送些東西。”寶釵也微笑著回應道:“原來是你啊,襲人。”兩人相視一笑,沒有了昔日的複雜情緒,隻剩下曆經滄桑後的坦然。
她們並肩坐在寺廟的台階上,回憶起大觀園的時光。那些曾經的勾心鬥角、繁華錦繡,如今都已成為過眼雲煙。她們談論著彼此的生活,感慨著時光的流逝。
最後,太陽漸漸西沉,天邊泛起了一抹絢麗的晚霞。寶釵和襲人相視一笑,仿佛所有的恩怨都已在這一刻消散。她們站起身來,各自帶著一份釋然,重新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夢幻旅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