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南安太妃的駕臨像一塊巨石投入榮國府的深潭。從卯時起,整座府邸便沐浴在一種克製的喧囂中。仆婦們腳步匆匆卻不敢發出重響,小廝們屏息凝神地懸掛新紗燈,連廊下的畫眉都識趣地噤了聲。
賈母端坐在榮禧堂正中的紫檀雕花椅上,一身絳紫色纏枝蓮紋緞麵對襟褂子,發髻梳得一絲不苟。王夫人和邢夫人分坐兩側,皆是朝服大妝。王熙鳳穿梭其間,珊瑚紅的撒花裙裾拂過青磚地麵,聲音壓得低卻字字清晰:“太妃的步輦已過西角門,茶爐備的是君山銀針,點心十二樣俱已齊備。”
滿堂寂靜中,賈母忽然開口:“隻叫你妹妹姐妹們出來見見。”這話說得平和,卻讓王夫人手中的茶盞幾不可察地一顫。
邢夫人忙道:“老太太,可是要三姑娘、四姑娘都來?”“自然都來。”賈母目光掃過堂下,“林丫頭、寶丫頭、雲丫頭一個不許少。”王熙鳳會意,立即差人去請。轉身時與王夫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那裡麵藏著隻有她們才懂的擔憂。
此時瀟湘館內,黛玉正對著一局殘棋出神。紫鵑匆匆進來:“姑娘,快換衣裳,南安太妃來了,老太太叫大家都去見客呢。”雪雁已捧出那件淡青色素麵杭綢褙子,黛玉卻搖頭:“取那件藕荷色繡折枝梅的來。”紫鵑一怔:“是不是太素淨了些?”黛玉唇角微揚:“正要素淨。”
蘅蕪苑裡,寶釵正對鏡理妝。鶯兒捧來一套赤金點翠頭麵,寶釵隻看一眼便道:“換那支白玉簪子就好。”薛姨媽在一旁點頭:“很是,太妃什麼珍奇沒見過,反倒素雅大方更得體。”
而史湘雲正在賈母院裡的暖閣中,聽得傳喚,一躍而起:“可算有熱鬨了!”翠縷忙替她整理衣襟:“姑娘仔細些,今日可是大場麵。”
三位姑娘在穿堂相遇。黛玉見寶釵一身蜜合色衣裙,隻簪一枚羊脂玉簪,心下了然。湘雲卻穿著嶄新的水紅綾子裙,頸上掛著金麒麟,顯得嬌憨可人。三人相視一笑,各自整衣斂容,隨引路嬤嬤往榮禧堂去。
堂上,南安太妃已端坐主位。年約五十,麵容保養得宜,一雙鳳目不怒自威。賈母正與她敘話,言笑晏晏間儘是世家貴婦的滴水不漏。
姑娘們魚貫而入,依序見禮。太妃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停留片刻,看到探春時微微頷首,見到惜春時眼中掠過一絲訝異,及至迎春,則很快移開。
輪到黛玉時,太妃的視線多停了一瞬。眼前的少女身形纖弱,行禮時如弱柳扶風,抬頭時一雙含情目似喜非喜,通身氣度竟不似公侯家的千金,倒有幾分書墨浸染的清貴。
“這是姑蘇林家的姑娘。”賈母語氣如常,“在她外祖母家住著。”太妃微笑:“好個標致人兒。”便轉向了下一位。
寶釵上前行禮時,太妃問了幾句薛家的生意,聽說有皇商背景,若有所思。湘雲活潑,太妃拉著她的手問了些家常,知道是侯門之後,笑容更深了些。
黛玉垂首立在姐妹中,心中明鏡似的。太妃那聲誇讚客氣而疏離,與問寶釵家世、誇湘雲爽利時的語氣截然不同。她下意識去看外祖母,賈母正含笑看著太妃與湘雲說話,仿佛全然未覺。
敘話約莫一盞茶工夫,賈母便道:“小姑娘們站久了累,讓她們去吧。”太妃亦點頭:“很是,改日再請姑娘們過府玩耍。”
姑娘們退下後,堂上氣氛陡然鬆弛。太妃抿了口茶,似無意道:“府上的姑娘個個出色,尤其是史大姑娘,真真是顆明珠。”王夫人忙道:“太妃過獎了。”“聽說林姑娘是巡鹽禦史林的千金?”太妃忽然問。賈母歎氣:“正是。可憐她父母俱亡,我便接來身邊養著。”太妃點頭:“難怪有幾分書卷氣。”便不再多問。
屏風後,黛玉原本想起遺落的帕子折返,恰聽見這一句,腳步頓在原地。紫鵑輕輕拉她衣袖,她搖搖頭,悄聲退了出去。
回瀟湘館的路上,黛玉一言不發。紫鵑小心勸道:“太妃誇姑娘有書卷氣呢...”黛玉忽然笑了:“你聽不出那是客氣話?真看重的話,該問年紀、問讀書,如對寶姐姐那般問家世,如對雲兒那般邀過府。一句書卷氣,不過是說孤女無依,隻剩這點可誇了。”
紫鵑心驚:“姑娘想多了...”“我想多了?”黛玉望向遠處飛簷,“外祖母豈會不知太妃眼光?今日讓我們出去,原就不是為相看,是要讓太妃看看賈家教養的女兒多麼出眾。我們不過是...”她頓住,後麵的話化作一聲輕歎。
此時榮禧堂內,太妃正對賈母笑道:“老太太好福氣,身邊這麼多好姑娘陪著。”賈母擺手:“不過是孩子們孝順。”“史大姑娘定下人家沒有?”太妃狀似隨意地問。“尚未呢,她叔嬸疼得緊,要多留幾年。”太妃點頭:“很是,好姑娘不愁嫁。”
王熙鳳適時插話:“說起這個,我們寶兄弟今日在學裡,不然也該來給太妃請安...”太妃笑了:“寶玉那孩子我見過,和他爹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似的。”便不再接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送走太妃後,賈母露出疲態。王夫人侍奉她用參湯,猶豫良久才道:“今日讓林姑娘見客,是否...”賈母抬眼:“怕太妃看上黛玉?”王夫人垂首不語。
“你呀,”賈母搖頭,“太妃是什麼人?她家選媳,第一看門第,第二看根基。黛玉父母雙亡,林家早已式微,縱有萬般好,也入不得王府的眼。”
邢夫人不解:“那為何...”“為何讓她出去?”賈母放下茶盞,“一則顯我賈府待孤女如己出,二則讓黛玉見見世麵,三則...”她微微一笑,“太妃看不上黛玉,旁人卻未必。今日這一見,將來議親時,好歹是見過大場麵的。”
王夫人恍然大悟:“老太太深謀遠慮。”賈母歎氣:“我老了,能替孩子們打算一時是一時。隻是寶玉和黛玉...”她忽然停住,揮揮手,“罷了,你們去吧。”
消息傳到怡紅院時,寶玉正為沒見到太妃鬨脾氣。襲人勸道:“寶姑娘、林姑娘、史姑娘都去了呢,聽說太妃誇了每個人。”寶玉忙問:“怎麼誇林妹妹的?”“說是有書卷氣。”寶玉喜得擊掌:“這才是真知灼見!”麝月在一旁悄聲對襲人說:“聽說太妃拉著史姑娘的手問長問短呢。”寶玉頓時收了笑:“雲兒是好,可林妹妹...”
晚間黛玉在燈下看書,寶玉悄悄進來。見她神色如常,才放心坐下:“妹妹今日見太妃,可緊張?”黛玉頭也不抬:“有什麼好緊張的。”“太妃誇妹妹有書卷氣呢!”黛玉終於放下書:“那你可知她誇雲兒什麼?說她"真真是個明珠"。誇寶姐姐什麼?問薛家生意可好。”她唇角微揚,“書卷氣三個字,不過是無甚可誇時的客氣話。”
寶玉急道:“妹妹何必妄自菲薄!”“不是妄自菲薄,是心中有數。”黛玉望向窗外,“外祖母今日讓我們出去,原就不是為相看。不過是讓太妃看看賈家女兒的風采,我們不過是陪襯罷了。”
寶玉怔住,半晌才道:“老祖宗最疼妹妹...”“是疼我。”黛玉輕笑,“所以更不會讓我陷入尷尬境地。今日若太妃真表現出興趣,反倒難辦。如今這樣最好,全了禮數,又不至於讓人為難。”
她說得雲淡風輕,寶玉卻聽出話裡的蒼涼。他想說什麼,黛玉已轉移話題:“你今日功課做了沒有?”二人又說些閒話,寶玉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他走後,黛玉獨坐燈下,取出父親生前寄來的最後一封信。信上說:“吾兒聰慧,惜為女子,縱有詠絮之才,終須依托門庭...”後麵字跡潦草,似是病中無力寫完。
一滴淚落在信紙上,暈開了墨跡。今日太妃的目光如鏡,照出她孤女的身份;外祖母的安排如刀,劃清了她與賈府千金的界限。縱有祖母疼愛、寶玉癡心,終究是寄人籬下。
此時賈母房中,鴛鴦正為老太太篦頭。賈母忽然問:“你說今日我讓黛玉見客,可錯了?”鴛鴦輕聲道:“老太太自有道理。”“黛玉那孩子心思重,必是多想了。”賈母歎氣,“可這世道對女子本就苛刻,她無父無兄,將來更要步步謹慎。今日讓太妃見過,知道賈家有這個姑娘,將來議親時也好說話。”
鴛鴦點頭:“林姑娘會明白的。”“她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罷。”賈母閉目,“我能護她一時,護不了一世。終究要靠自己立得住。”
月色如水,灑在瀟湘館的竹葉上。黛玉推開窗,見天際一彎新月,忽然想起母親生前說過:月有盈虧,事有終始。今日種種,不過是人生長卷中微不足道的一筆。
她研墨鋪紙,寫下《五美吟》的第一句:“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筆尖停頓,墨跡在宣紙上慢慢暈開。
窗外,竹影搖動,似有無聲的歎息。金陵春深,見的不隻是玉容,還有命運早已寫好的伏筆。
而榮國府的戲,還在繼續上演。次日,榮國府表麵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探春正與李紈、寶釵在秋爽齋商議園子事宜,小廝來報,南安太妃差人送來了禮物。
眾人忙放下手中事務,迎了出去。禮物皆是珍奇異寶,給姑娘們的物件也各有不同。給探春的是一套西洋的琺琅彩茶具,給寶釵的是上等的蘇繡錦緞,給湘雲的是一對赤金點翠的鳳釵,而給黛玉的,則是一本古籍抄本。
黛玉接過那本抄本,見封麵題著“楚辭集注”,心中一動。送抄本之人悄悄對黛玉說,太妃覺得姑娘才情出眾,這書最適合姑娘。黛玉謝過,心中明白,這看似隨意的禮物,也藏著太妃的考量。
此事過後,府中眾人對姑娘們的態度也有了微妙變化。寶玉卻依舊隻圍著黛玉轉,對這些俗事渾然不覺。而黛玉表麵上平靜如水,內心卻深知,這榮國府裡的每一步,都如在薄冰上行走,未來如何,隻能隨那命運的潮水,起起伏伏。
幾日後,宮裡傳來消息,宮中要選女眷陪伴公主讀書。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榮國府,姑娘們雖表麵平靜,內心卻各有波瀾。王夫人暗自盤算,若哪個姑娘入選,對賈家也是一份榮耀。賈母也開始考慮,哪個孫女去更為合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黛玉得知此消息,心中並無太多想法,她深知自己的處境,這宮中之事,或許與她並無太大關聯。而寶釵,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薛家如今雖有皇商背景,但在宮中若能有一席之地,對家族也是助力。
探春則積極準備,她有治家之才,若能入宮,或許能有一番作為。眾人各懷心思,準備著參選之事。榮國府再次陷入一種緊張又期待的氛圍中,似有一場新的風雲即將在這府邸中掀起,而姑娘們的命運,也將隨著這宮中的選秀,迎來新的轉折。
選秀那日,姑娘們盛裝前往。宮中的威嚴讓眾人皆有些緊張。待姑娘們依次上前展示才藝時,寶釵舉止大方,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探春言辭犀利,對治家理政見解獨到;而黛玉一曲琴音,如泣如訴,似將心中的哀愁都融入其中。評委們的目光在她們身上來回掃視,不時低聲交流。
評選結果遲遲未出,榮國府眾人焦急等待。終於,消息傳來,寶釵憑借出色的才學和穩重的氣質入選。薛家上下一片歡騰,王夫人也覺得臉上有光。黛玉表麵恭喜,心中卻有些失落,她深知自己雖才情出眾,但孤女身份或許成了阻礙。
寶玉得知寶釵入選後,並未有太多反應,反而安慰黛玉:“妹妹,這宮中未必是好去處,咱們依舊能在園子裡自在生活。”黛玉強顏歡笑,心中卻明白,這榮國府的平靜,或許即將被打破,而她的命運,也將在這風雲變幻中,愈發難以捉摸。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夢幻旅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