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大觀園,桂花香氣濃鬱得化不開,混雜著蒸蟹的鮮香,飄蕩在每一個角落。螃蟹宴正酣,史湘雲做東,園中姊妹們齊聚,笑聲如銀鈴般此起彼伏。
王熙鳳穿梭其間,一身絳紫色緞子襖襯得她膚白如雪。她一會兒為賈母細心剝蟹,蟹肉完整地置於金邊小碟中;一會兒又與鴛鴦、平兒等說笑打趣,眉眼間儘是當家奶奶的從容。
“二奶奶也坐下好生吃些罷。”賈母見她忙前忙後,忍不住開口。
鳳姐笑吟吟地回道:“老祖宗放心,我剛才已嘗過了,這蟹肥美得很。”話雖如此,她實則隻匆匆沾了沾唇。
宴至中途,鳳姐見眾人吃得差不多了,便悄悄向平兒遞了個眼色。平兒會意,悄然退下,往藕香榭方向走去。
史湘雲正在那裡指揮小丫頭們添酒加菜,見平兒來了,笑問:“可是鳳姐姐有什麼吩咐?”
平兒含笑行禮,輕聲道:“我們奶奶那裡實在抽不開身,又沒好生吃得,故叫我來問問,可還有剩下的蟹?想要幾個帶回去晚上解饞。”
湘雲性情豪爽,立刻命人揀了十個極大的螃蟹,用精致食盒裝好。平兒接過,又補了一句:“若有團臍的,多拿幾個更好。”
這話說得輕巧,卻讓湘雲微微一怔。團臍是母蟹,黃多膏肥,鳳姐素來不愛吃太油膩之物,怎會特意要母蟹?
平兒提著食盒正要離開,卻被李紈強拉著坐下吃酒。李紈笑道:“你平日伺候鳳丫頭辛苦,今日也鬆快鬆快。”
平兒推辭不過,隻得坐下。幾杯酒下肚,她白皙的麵龐泛起紅暈,眼中也有了平日難得一見的輕鬆。
鳳姐在宴席上久等平兒不回,又派了個婆子前去。婆子帶回的不僅是平兒,還有一碟精致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
“我們奶奶說,這是舅太太剛送來的,請姑娘們嘗嘗,彆笑話她要嘴吃。”婆子傳話道。
眾人笑作一團,唯有黛玉細長的眉毛微微挑起,輕聲對身旁的寶釵道:“鳳丫頭何時這般貪嘴了?倒不似她平日作風。”
寶釵微笑不語,眼中卻掠過一絲了然。
榮國府東院,賈璉正無聊地翻著賬本。窗外傳來的笑語聲更添他心中煩悶——他是爺們,不好去園中與姊妹們湊熱鬨。
“二爺,奶奶回來了。”小丫鬟通報聲未落,鳳姐已掀簾而入。
她身後跟著的平兒提著食盒,蟹香四溢。
“怎的這麼晚才回?”賈璉皺眉,語氣中帶著不自覺的埋怨。
鳳姐不答,隻示意平兒將食盒放在桌上。她親自打開盒蓋,熱氣和香氣一同湧出。
“今日的蟹極好,我特意留了些給你。”鳳姐語氣平淡,卻細心地將最肥的一隻母蟹放到賈璉麵前。
賈璉一愣,眼中的煩悶頓時消散,換上驚喜的神色。他最愛吃蟹,尤其是團臍母蟹,不想鳳姐竟記得。
鳳姐又轉頭對平兒道:“你也累了,下去歇著罷。”
平兒乖巧退下,臨走前不忘為他們掩上門。
燭光下,鳳姐為賈璉斟上一杯溫酒,自己則小口啜著茶。賈璉吃得津津有味,不時稱讚蟹黃肥美。
這一刻,他們不像是日後會反目成仇的怨偶,倒像尋常人家的小夫妻,有著難得的溫馨。
“前兒舅太太送來那匹雲錦,我瞧著給你做件鬥篷正好。”鳳姐忽然道。
賈璉抬頭,見她眼中有關切之色,心頭一暖,道:“你留著給自己做吧,我衣裳夠穿。”
這般體貼的對話,在他們婚後已許久未曾有過。
然而好景不長。螃蟹宴上的溫情,如同秋日最後的暖陽,轉瞬即逝。
那年鳳姐生日,榮國府大擺宴席,熱鬨非凡。鳳姐作為壽星,被眾人輪番敬酒,臉上飛紅,眼中卻有著當家奶奶的得意。
酒至半酣,她想起一事要問賈璉,便帶著微醺往自己院裡走。
不料剛至廊下,就聽見屋內傳來女子嬌笑聲和賈璉的溫言軟語。鳳姐臉色驟變,一把推開門,隻見賈璉與鮑二家的衣衫不整地摟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