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新隻是網上查的資料,他其實並不確定資料描繪的那個地點,是不是真就在古晉陽城南一帶。
“如果晉陽城南地底挖不到,你就去汾河找一找看有沒有這個河灣,往東南不到一千米,有一片淺煤區……”
常建新一連給劉紹提了好幾個地點。
雖然是同樣一片大地,但畢竟是不同的時空,而且跨度一千七百多年,天知道在這漫長曆史時間裡,河道有沒有改變,地形有沒有改變,太多的不確定。
不過,有一點肯定是確定的,那就是無論哪個時空,隻要同樣是這片大地,那麼地底下就一定有無數的煤炭。
哪有坐在華夏最大煤炭埋藏區,卻挖不到煤炭的道理。
聽常建新說這麼多,劉紹的情緒也被完全刺激起來了。
按照常建新所說,整個並州地底下埋藏的石炭,全部挖出來,晉陽城十五萬軍民,燒一百萬年都燒不到,如果真能利用起來,豈不是能省去大量砍伐運輸木柴的人力?
“我立刻調遣一千名士兵,分成十個隊伍,去尋找神仙您說的那些地方,每個地方都往下挖十幾二十米深,總有一個地方能挖到。”劉紹果斷做出決定。
劉紹最重視的還是晉陽城南那片區域,如果直接就在晉陽城範圍內挖到石炭,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可以保將來晉陽城一旦再次被胡人大軍長時間圍困,不用擔心沒有足夠木柴生火做飯,晉陽城的可堅守潛力大大增強。
隨著一千名健壯的士兵,同時在十個點開挖。
其中晉陽城南那個地方,劉紹額外增調了兩百名士兵,足足三百名士兵同時出力挖掘,常建新說十幾米可能就能挖到煤,而劉紹的底線是挖三十米。
並州不愧是華夏煤炭資源最多的地方,僅僅兩天時間,城外的九個挖掘隊伍,就有兩個上報已經挖到了煤層,都是剛挖過十米深以後,很快就挖到了。
“看吧,坐在現代山西省這個地頭上,想燒煤就不應該缺煤燒才對。”
雖說和常建新沒什麼關係,但聽到自己提供的地點真挖到了煤,常建新還是很高興的。
城外已經兩處挖出煤炭的地點,最遠的一處也不過相隔四裡左右,近的那個更是才相隔不到兩裡。
有這兩處地方,其他還沒有挖到煤的,甚至可以不用再繼續浪費人力。
其他七處地方確實是停止了,不過晉陽城南這一處,雖然已經挖了超過十五米都還沒有看到煤,但劉紹卻也並沒有放棄。
按照他心裡的底線,隻要挖不到煤,他就一直挖到三十米深,實在挖不到才會選擇放棄。
誠然,以劉紹這個時代的技術和人力,埋藏在三十米以下地底的煤,就算真挖到了,真正開采上來用的難度也很大,正常情況下價值不高。
但做為晉陽城的二號人物,劉紹考慮更多的是‘戰略’價值,隻要這一處真有煤,哪怕埋藏在三十幾米深,也比城外不到十米深,甚至露天的都更有戰略價值。
當然,不放棄晉陽城南這一處的同時,劉紹也增派大量人手,從城外那兩處已經挖到煤的地方,開采煤炭運到晉陽城內來使用,短短一天一夜時間,就挖回來了幾十噸煤炭。
接下來該請教常建新,具體如何安全的使用這些煤炭。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