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十二月底,這個月前前後後已經下了五天雪了。
事實證明,今年冬季確實比過去幾年的任何一年都要更冷一些。
夜晚巡夜警戒的唐軍士兵有鋁膜保溫毯塞在衣服裡麵,頂著大雪巡夜,甚至都有可能給捂出汗來,幾乎不會被凍著。
人沒事,反倒是戰馬有些受不了,比人難熬。
好在戰馬生命力比人強大,就算受了凍,生病的概率也不算大。
另外,為了讓戰馬的體溫在雪夜裡麵體溫更能扛一些,劉紹和常建新商議過後,決定增加每天喂給戰馬的精料比例。
精料比草料熱量更高,更經得住消化。
唐軍士兵,如果不用巡夜警戒,在營帳裡麵睡覺,也有棉被可以蓋。
這幾年常建新總共收了兩千多萬斤舊衣物舊被褥送來古代時空這邊,其中有很多舊被褥都是棉花,拆了重新製作成新的棉被。
軍營裡麵的被子幾乎都是棉被。
雖然零下十幾二十度,蓋棉被也不至於就完全不覺得冷,但保暖效果卻也絕對比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士兵晚上能蓋在身上的被子要保暖得多。
絲綢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高層將領可能有絲綢被子可以蓋,中下層將領,以及普通士兵卻絕對蓋不起絲綢被子,能有麻套裡麵塞草絮的被子蓋都算不錯的了。
事實上,洛陽城內的羯族士兵,很多連草絮被子都沒得蓋,雖是在城內,受凍卻比城外的唐軍嚴重得多。
唐軍整體沒什麼大問題,有條不紊的繼續圍困洛陽城。
洛陽城內,隨著時間即將進入一月份。
石虎愈發心急如焚。
唐軍沒有出現任何糧草要耗儘的跡象,派遣到城外的斥候也遲遲找不到唐軍的糧道,不能通過斷唐軍的糧道來讓唐軍直接斷糧。
唐軍似乎遠沒有到極限,城內卻反倒快要到極限了。
石虎想不通,明明他已經高估再高估,唐軍渡過黃河以後,糧草了不起能支撐一年。
甚至他為了增加唐軍糧草消耗,好費心費力的驅趕了五萬多身無寸縷,餓得隻剩皮包骨的漢人老弱婦孺去拖累唐軍糧草。
同時他在洛陽城內準備的糧草,可以供大軍吃超過一年時間,極限可以達到一年零一個月左右。
他這麼多項手段,怎麼就會耗不過唐軍?
唐國可是隻有晉陽、雁門、西河、上黨、河東五郡之地罷了,百萬不到的人口,而且從晉陽一座孤城拓展到五個郡地盤也才兩年多時間罷了。
這樣的人口,理論上來說國力非常有限,怎麼就能供應前線五六萬戰兵吃用如此長的時間不見頹勢?
他雖然隻能指揮黃河以南的青州、兗州、豫州兩個郡、洛陽區域,但是無論疆域還是人口,也都遠超唐國,怎麼他反而耗不過唐軍?
其實除了糧草,石虎還一直想不通的是,唐軍精良的盔甲兵器,精良程度就好像全部都是百煉鋼製作的一般。
唐國的國力,怎麼可能製造出那麼多百煉鋼呢?
難不成唐國的漢人發現了一種可以快速煉出大量百煉鋼的方法?
可就算是能大量煉出百煉鋼,把百煉鋼製作成甲片,製作成盔甲,以及製作成各類兵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探子隻能從唐國境內探查到,據說有仙人相助唐國。”
“鬼的仙人,真有所謂的仙人,豈用唐軍這麼來攻打洛陽城。真有仙人,過去二三十年,北方漢人豈會全部淪為奴隸,任憑我等殺戮!”
做為梟雄級彆的人物,石虎不可能相信什麼鬼神,這些年他的很多做為,比鬼都還要鬼,真有鬼神,他石虎也才是世間最大的鬼神。
無論再怎麼想不通,形勢發展到這一刻,越來越緊迫。
若是不能破局,繼續這麼下去,最後失敗的可能會是他石虎!
當時間進入一月份,石虎不得不決定孤注一擲。
……
這日,洛陽南城門突然打開,四隊加在一起四十名羯族斥候迅速奔出洛陽城,並且出城以後,分開往不同的方向狂奔。
他們出城的第一時間自然被城外監視的唐軍騎兵發現。
頓時多隊唐軍騎兵,與本身在外遊弋警戒的唐軍斥候聯合,圍堵追殺這些出城的羯族斥候。
說起來,唐軍圍城超過半年,城內還是第一次這麼多羯族斥候同時出城。
由於唐軍數量有限,而洛陽城規模太大,無論如何唐軍都不可能完全把洛陽城圍死,輕騎兵快速突圍的話,是有不小概率能突圍出去的。
雖然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也都是騎著戰馬瘋狂追殺,但是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往往反應過來的時候,羯族斥候已經跑出去兩三百米了。
哪怕有些唐軍斥候剛好在羯族斥候突圍的路線附近,可以近距離截殺羯族斥候。
但是每一隊唐軍斥候也隻有十人。
並且羯族斥候隻一味狂奔,不與唐軍斥候做任何糾纏,哪怕隻隔著幾十米的近距離,唐軍斥候也很難用弓箭把所有羯族斥候全部射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四十名羯族斥候,突圍出去了十二人,有二十八人被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聯合截殺了下來,突圍概率是百分之三十。
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也不窮追。
首先羯族斥候跑出去越遠範圍越大,超過二十裡以後,唐軍騎兵除非上千騎同時出擊,否則繼續追擊圍堵難度太大了。
而騎兵大規模出擊,戰馬來回幾十上百裡的狂奔,每一次損耗都不小。
如果每一次羯族斥候二十騎到四十騎出城,唐軍都出動上千騎兵去圍追堵截,一次兩次還沒什麼,十次八次下來,戰馬不得全跑瘦了,綜合戰鬥力下降,不值得。
其次,跑掉的羯族斥候後續大多都還要再回來,彼時可以再截殺一回。
總之羯族斥候每次進出,都要留下六到八成的數量,隻有兩到四成能順利突圍。
同時羯族斥候往往隻一味狂奔逃竄,為了儘可能更高概率突圍出去,幾乎不會反擊後麵追擊的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
往往十名羯族斥候被截殺下來,都未必有一名唐軍騎兵傷亡。
此次截殺下來二十八名羯族斥候,便隻有一名唐軍騎兵與一名唐軍斥候傷亡,且隻有一人是重傷。
唐軍相當於每次收利息,十次下來也能留下兩三百羯族精銳騎兵,自身卻僅傷亡二十人左右,不僅不虧,還大賺特賺。
唐軍並不太在意羯族斥候突圍出去乾什麼。
無非就是探查消息,或者求援!
唐軍有絕對的實力,根本不怕有羯族援兵前來,甚至巴不得有羯族援兵前來,彼時可以一並在洛陽之戰中殲滅,減小洛陽之戰以後,大規模攻占郡縣的難度。
突圍出去的羯族斥候,直奔洛陽以東的滎陽郡一處區域。
那裡藏有五千羯族精銳騎兵,是石虎針對洛陽之中的數個謀略之一。
原本石虎是打算用來等待一個機會,突襲唐軍的糧道,給唐軍狠狠一擊。
卻沒想到半年時間過去,居然連唐軍的糧道都沒有找到,更彆談等待一個機會去突襲唐軍糧道。
現在石虎已經沒有時間去等待找到唐軍糧道,然後還要等到一個合適的突襲時機,因為再等下去,城內反而要先撐不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城內囤積的糧食,如果石虎在十一月底,發現唐軍糧草沒有如他所預測那樣用儘,他便立刻下令減少城內羯族守軍每日夥食供應。
比如原先能每頓都吃飽,變成每頓隻吃半飽,或者原本的飯變成粥來供應,那麼城內糧草是可以多堅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
可石虎卻沒有選擇那麼做,堅持依舊每日每頓飯都能吃飽。
在石虎看來,他寧願糧食不夠了,便立刻出城決戰,也絕不願意為了多堅持一兩個月時間,便讓士兵每頓都吃不飽,一天比一天瘦弱,戰鬥力一天比一天降低。
滎陽郡,距離郡城大約六十裡的一個區域。
石虎讓突圍的羯族斥候把命令送達以後,這支一直隱藏在此處的五千羯族精銳騎兵立刻出動,直奔洛陽而來。
這支羯族精銳騎兵的主將叫做董超。
與當初函穀關羯族守將侯顯,以及當初率領一支羯族騎兵前往函穀關支援的魏無恤一樣,都是石虎麾下的萬夫長之一。
三人之中又以董超最為勇猛,個人武力最強。
董超率領這五千羯族精銳騎兵,沒有直接從洛陽盆地東側的旋門關直接進入洛陽盆地,然後直奔洛陽城。
而是向南繞道兩百多裡,來到洛陽盆地南端的伊闕關外大約十裡的一處山穀。
沒有直接進入洛陽盆地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為了避免被唐軍斥候過早察覺。
唐軍斥候大量在洛陽城方圓數十裡遊弋,最遠的唐軍斥候甚至前出一百多裡,但凡有大規模的騎兵進入洛陽盆地,無論是東東麵的旋門關進,還是從南麵的伊闕關進,或者其他關隘,都勢必不可能瞞得住唐軍斥候。
當然,唐軍斥候騎著戰馬,羯族精銳騎兵同樣騎著戰馬,如果羯族精銳騎兵夠快的話,唐軍斥候可能剛進唐軍大營,羯族精銳騎兵便也緊隨其後的也殺到唐軍大營。
騎兵突襲要的就是一個突然性,五千羯族精銳騎兵一旦進入洛陽盆地,就得馬不停蹄直衝洛陽城而去,路上一點都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