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無塵靜靜觀望光幕,心潮起伏。
“薑小玲雖勝,然此勝為苦勝,勝而傷國,勝而耗心。此乃智者難題:道在何方?勝而傷國,是否真勝?”
他緩緩閉目,心中浮現無數思緒。
打下草原王庭之後,薑小玲原本以為此役已至終章,靜候通關之聲入耳。
然而,虛空寂然,光幕亦無絲毫變化,竟無“通關成功”的提示傳來。
她微微蹙眉,心中疑惑暗生:“奇怪,既已橫掃草原,何以未算過關?莫非此關需待滿二十年方可驗終?”思忖片刻,終隻能歎息搖頭,暫且隱忍觀望,靜待後局。
凱旋之後,大軍入京,聲勢浩大,王庭金鑾之上分地授勳,封賞無數,軍功赫赫者皆得爵位,榮耀一時。
然而天下蒼生,滿目瘡痍。
按照律令,大批兵員旋即解甲歸田,踏上歸途,期望重歸故裡,安享餘生。
豈料,一入故鄉,迎麵而來的卻非溫馨之景,而是腐朽黑暗的基層現實。
連年征戰,帝國政道已然潰爛,地方官吏貪墨成風,宗族豪強橫行鄉野,倚勢欺壓百姓。
昔日征戰沙場、手握兵刃之人,如今空有戰功,歸家卻見親族受辱,田產被奪,苛捐雜稅如毒蛇纏身,民不聊生。
起初,眾將卒尚能忍耐三分,畢竟兵者,退則為民,強龍難壓地頭蛇。
然而歲餘既過,忍無可忍,戰場歸來的鐵血之士豈是溫馴羔羊?
怒火暗燃,利刃重握。
更兼朝堂不解民苦,戰時體製未能及時切換,廣征徭役,竭民膏血,企圖速複國力。
然操之過急,反成反噬。
民間怨聲載道,百姓流離,兵卒抱怨,豪強魚肉鄉裡。
星火燎原之勢,終不可止,民變自四方驟起,狼煙再度升騰。
朝廷倉促遣兵鎮壓叛亂,然世事難料,鎮壓大軍多是昔日沙場共戰之舊部,今朝竟要拔刃相向於同袍與鄉民,心中百般掙紮。
雖一時可平一域亂局,然正所謂“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鎮一處而另起三處,民意如潮,覆水難收。
更兼大戰甫止,國庫空虛,軍需驟減,自奢入儉,諸將怨聲載道,兵中怨氣暗湧。
養寇自重之風悄然滋生,邊將縱寇以為資,內臣假功邀賞,殺良冒功,草菅人命。
朝堂之上,權臣黨羽結黨營私,勢力縱橫交錯,貪腐如瘴氣彌漫金鑾大殿。
地方豪強更是趁勢坐大,割據一方,土地如織,世家門閥豪取豪奪,民間哀鴻遍野。
帝國雖貌似巍峨,然實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筋骨已斷,唯餘皮相。
廟堂之上,勾心鬥角,帝星蒙塵,國勢如搖將傾。
可縱是如此殘敗頹勢,帝國底蘊尚存,憑借舊製與威望,仍強自支撐於風雨飄搖之間,未至崩潰瓦解。
薑小玲心如寒潭,幽幽一歎:“智關之劫,非止戰場之勝,實乃天下歸心之道。此局,才是最難一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那片方才征服的草原,雖已設郡分治,駐軍屯守,疆界與帝國本土相接,然終究橫亙千裡荒原,如同一塊孤懸於帝國脈絡之外的飛地。
駐守其上的官員將領,初至之時尚心懷敬畏,然久處絕域,遠離帝都威權,漸漸膽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