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3月,聖彼得堡冬宮的橡木書房裡,尼古拉二世用銀質裁紙刀劃開西伯利亞駐軍的密報,羊皮紙上的紅色批注還未乾透,侍從官突然推開鑲金大門:“陛下,奧匈帝國駐俄大使塞切尼伯爵緊急求見,聲稱要通報‘關乎巴爾乾和平的重大事項’。”
沙皇將密報甩在鑲嵌寶石的書桌上,鎏金燭台映出他煩躁的麵容:“讓他進來。庫羅帕特金在勒拿河被聯合帝國的鐵路逼得團團轉,弗朗茨·約瑟夫又想在波黑惹事?”
塞切尼伯爵身著鑲銀線的禮服,單膝跪地呈上燙金國書:“陛下,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雖然當年李光訪問奧匈帝國時幫魯道夫親王解決了感情問題,但魯道夫已經不想當這個皇儲了,沒過多久便帶著瑪麗·維色拉移民到了美國生活)希望與俄國‘協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最終地位’。”他故意停頓,觀察尼古拉二世的反應,“陛下知道,1878年《柏林條約》允許我們‘暫時占領’波黑,但塞爾維亞人最近在薩拉熱窩煽動叛亂......”
“協商?”尼古拉二世抓起沙皇鷹徽印章,“斐迪南是想徹底吞並波黑?彆忘了,塞爾維亞是俄國的盟友!”
“陛下息怒,”塞切尼從袖中抽出密約草案,“奧匈帝國願意在西伯利亞問題上‘支持俄國的合理訴求’,作為交換......”
“夠了!”尼古拉二世將草案掃落在地,地毯上的波斯紋樣被墨跡汙染,“告訴斐迪南,俄國絕不允許奧匈帝國破壞巴爾乾的勢力平衡。另外,把聯合帝國在勒拿河新建的鐵路樞紐照片送給奧匈大使——讓他們看看,俄國現在沒空管波黑的閒事。”
塞切尼退出書房後,軍事大臣急步走入,展開遠東地圖:“陛下,聯合帝國何彥升總督的機械化旅已在勒拿河上架設浮橋,他們的‘泰山’級戰列艦出現在鄂霍次克海,似乎在威脅我們的太平洋艦隊。”
尼古拉二世盯著地圖上的藍色箭頭,指節捏得發白:“李光這是要兩麵夾擊!通知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立刻與聯合帝國啟動西伯利亞談判,條件可以放寬,但必須要求他們在波黑問題上‘保持中立’。”他突然冷笑,“對了,把奧匈帝國吞並波黑的計劃密報給聯合帝國的陳宏斌——讓李光也嘗嘗被牽製的滋味。”
與此同時,帝都首相府的密室裡,陳宏斌將俄國外交密電拍在李光麵前:“首相,尼古拉二世想拿波黑問題換我們在西伯利亞的讓步。另外,奧匈帝國駐帝都大使剛送來‘非正式照會’,暗示願與聯合帝國‘合作開發巴爾乾鐵路’。”
李光轉動著和田玉扳指,翡翠戒麵映出牆上的世界地圖:“奧匈帝國想拉我們入局?告訴代辦,聯合帝國對巴爾乾‘沒有政治野心’,但南洋黨在希臘的航運利益需要‘特殊保護’。”他指向勒拿河防線,“何彥升的電報說,俄國人在談判中要求我們撤出波斯西部駐軍,否則......”
“否則就支持禮薩·汗?”陳宏斌冷笑,“波斯的磷酸鹽礦掌握在南方黨手裡,周伯宜最近正和英國商人密談。”
“周伯宜?”李光猛地起身,西服上的金線龍紋掃過沙盤,“讓情報部門查查,他和奧匈帝國有沒有秘密往來。對了,把尼古拉二世密報奧匈吞並波黑的消息‘不經意’透露給南方黨——我倒要看看,周伯宜敢不敢為了巴爾乾得罪俄國。”
德黑蘭臨時政府的油燈下,禮薩·汗將聯合帝國南北黨內鬥的情報揉成紙團:“阿裡,李光和周伯宜在波黑問題上互相拆台,俄國又想拿我們當籌碼。”他展開奧匈帝國送來的武器清單,“斐迪南想讓我們襲擊聯合帝國的波斯油田,交換步槍和火炮。”
副官眼中閃過興奮:“司令,我們正缺武器......”
“缺武器,更缺清醒!”禮薩·汗用匕首釘住地圖上的波黑,“奧匈吞並波黑會點燃巴爾乾火藥桶,聯合帝國和俄國遲早會卷入。我們要是站隊,就成了炮灰。”他指向波斯灣,“通知英國駐波斯大使,就說我們‘發現’奧匈武器走私船,願意協助搜查——順便問問,他們能不能增加鴉片酊的供應。”
倫敦唐寧街10號,亞瑟·貝爾福將禮薩·汗的“協助搜查”請求扔給海軍大臣費舍爾:“禮薩·汗這混蛋,一邊拿俄國的山炮,一邊又想討好我們。”
費舍爾轉動地球儀,指腹停在波黑:“首相,奧匈帝國大使暗示,吞並波黑後願意‘開放多瑙河航運’,但需要英國‘默許’。”
“默許?”貝爾福點燃雪茄,“尼古拉二世正為波黑焦頭爛額,李光又在勒拿河施壓。告訴奧匈大使,英國‘尊重奧匈帝國的內部事務’,但聯合帝國在波斯灣的石油運輸線必須‘絕對安全’。”他吐出煙圈,“另外,給印度帝國的喬治五世發電,讓他派陸軍‘巡視’波斯東部邊境——就說是‘維護英印貿易通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德裡紅堡的議事廳裡,喬治五世看著英國發來的出兵命令,手顫抖得幾乎握不住詔書:“首相,喬治亞公爵,英國要我們出兵波斯東部,可我們的軍隊......”
印度首相喬治亞公爵整理著鑲金邊的禮服,銀質勳章在燈光下閃爍:“陛下,英國駐印總督寇鬆大人說,隻要我們出兵,就‘考慮’減免印度帝國的債務。”他壓低聲音,“另外,聯合帝國的周伯宜特使私下承諾,隻要我們按兵不動,南方黨願意提供二十萬華夏元‘資助’王室開銷。”
喬治五世猛地站起,王座上的紅寶石因震動滾落:“一邊是英國的威脅,一邊是聯合帝國的利誘......我該怎麼辦?”
“陛下,”外交大臣格倫維爾伯爵推了推單片眼鏡,“1895年英印密約規定,印度帝國有義務‘協助英國維護東方利益’。但......”他展開另一份文件,“聯合帝國剛剛‘捐贈’的新式步槍已運抵孟買,足夠裝備兩個師。”
喬治五世癱坐回去,看著穹頂描繪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圖,突然感到一陣窒息。1904年的印度帝國,就像勒拿河上的浮冰,在各大帝國的博弈中隨波逐流,連選擇方向的權力都沒有。
波黑薩拉熱窩的咖啡館裡,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聽著奧匈帝國即將吞並波黑的傳聞,悄悄握緊了口袋裡的手槍。他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某個舉動,將點燃整個歐洲的戰火,也將間接影響到萬裡之外的勒拿河對峙與波斯博弈。
聖彼得堡的冬宮裡,尼古拉二世收到了奧匈帝國正式吞並波黑的消息。他將電報撕得粉碎,眼中閃爍著怒火:“斐迪南這是在挑戰俄國的底線!通知總參謀部,準備啟動巴爾乾軍事預案。”
“陛下,”軍事大臣小心翼翼地說,“勒拿河的庫羅帕特金中將請求增兵......”
“增兵?”尼古拉二世冷笑,“告訴庫羅帕特金,先用外交手段拖延,等解決了波黑問題,再跟李光算賬。”他走到地圖前,指著波黑,“這裡才是帝國的核心利益所在。”
然而,尼古拉二世沒有意識到,他在波黑的每一個決定,都像投入湖麵的石子,在遙遠的東方激起了層層漣漪。聯合帝國的李光首相看著奧匈吞並波黑的情報,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尼古拉二世終於被拖入巴爾乾的泥潭了。通知何彥升,勒拿河談判暫停,全力加固防線——我們的機會來了。”
勒拿河的冰麵上,聯合帝國的士兵正在加緊修建防禦工事,遠處的俄軍營地也亮起了點點燈火。一場跨越歐亞大陸的博弈,正在悄然升級。而在這場博弈中,每個國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絞儘腦汁,卻不知道,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