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戰爭陰雲(十一)_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226章 戰爭陰雲(十一)

第226章 戰爭陰雲(十一)(1 / 1)

巴伐利亞的晨霧還未散儘,一座嶄新的城市已在慕尼黑與紐倫堡之間的平原上崛起。三個月前還翻滾著麥浪的土地,此刻被鋼鐵建築切割成整齊的區塊,巨型起重機的吊臂在薄霧中劃出弧線,自動化傳送帶將垃圾源源不斷送入處理廠,整個過程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威廉二世的鍍金馬車碾過新鋪的柏油路,車輪卷起的塵土被路邊的機械清掃車瞬間吸走,他掀開車簾,眼中閃爍著得意的光。

“看看這效率!”皇帝的聲音蓋過機械運轉的轟鳴,金質頭盔的羽飾掃過身旁的克虜伯總裁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法國人還在嘲笑我們是‘鄉巴佬’,可他們的巴黎用了三百年才建成,我們的‘巴黎’三個月就從麥田裡站起來了!”他指向遠處冒著蒸汽的處理車間,“那是克虜伯的最新專利——高溫焚燒爐,能把柏林的廢紙燒成灰燼,再壓製成鋪路磚,比法國的大理石還耐用。”

克虜伯的皮靴在金屬踏板上敲出脆響,他遞上的報表顯示,這座城市的機械使用率高達92:“陛下,全靠魯爾區的機械廠連夜趕工,我們造了三百台自動裝載機、五十座智能分揀站,連垃圾運輸車都是蒸汽驅動的。南洋黨送來的澳洲特種鋼派上了大用場,傳送帶的磨損率比預期低了三成——蘇曼女士的代理人昨天還來問,能不能把這套設備賣到呂宋行省去。”

站在一旁的巴伐利亞首相克歇爾伯爵臉色複雜,他望著被機械臂推倒的古老磨坊,那裡曾是路德維希二世最喜歡的隱居地:“陛下,當地農民抱怨機械噪音嚇跑了牲畜,巴伐利亞議會已收到三十份抗議書。更麻煩的是法國——保羅·康邦大使昨天遞交照會,說‘巴黎’的煙囪汙染了萊茵河上遊的水源,要求我們賠償法國酒莊的損失。”

“賠償?”威廉二世冷笑一聲,突然拉動身旁的操縱杆,一台機械鏟車應聲啟動,將一堆建築垃圾精準堆成金字塔形狀,“讓康邦去看看下遊的法國工廠!他們往河裡傾倒染料廢料時,怎麼沒想過賠償?給外交部回電,就說‘巴黎’的汙水處理技術比巴黎的先進十倍,要是法國人願意支付專利費,我們可以‘好心’幫他們淨化塞納河。”

巴黎的愛麗舍宮,克列孟梭將巴伐利亞的航拍照片拍在桌上,照片裡的“巴黎”城像一塊鑲嵌在綠地上的鋼鐵補丁。法國總統法利埃的手指在被汙染的葡萄園報告上劃過,紙上的墨痕被他戳出洞來:“三百台機械?三個月建成?威廉二世這是在向全歐洲炫耀德國的工業實力!”他轉向陸軍部長梅西米,“讓第7軍在阿爾薩斯邊境舉行演習,火炮要對著萊茵河對岸——告訴德國人,法國的土地不是垃圾場,更容不得他們撒野。”

“聯合帝國的態度更值得警惕。”外交部長皮雄展開北方黨的密函,“李光已派陳宏斌來巴黎,說是要‘考察’德國的垃圾處理技術,實則想引進設備改造波斯灣的港口。南方黨卻在背後搞小動作,周伯宜給馬賽商會發報,說‘寧願用江南的古法堆肥,也不能讓德國機械染指東方’——他們的內鬥倒給了我們機會。”

克列孟梭突然抓起電話,聽筒裡傳來馬賽港的汽笛聲:“給蘇曼發報,法國願意降低對南洋羊毛的關稅,條件是她終止和德國的鋼材交易。告訴那個女人,澳洲的鐵礦再好,也比不上法國染料的利潤——隻要她斷了克虜伯的特種鋼供應,‘巴黎’的機械遲早會鏽成廢鐵。”

帝都的北方黨會議廳裡,陳宏斌帶回的“巴黎”城錄像正在放映,屏幕上的機械臂分揀垃圾的效率讓在場議員嘖嘖稱奇。李光的手指在波斯灣港口的垃圾堆積圖上重重一點:“看到了嗎?這就是差距!我們的工人還在用扁擔挑垃圾時,德國人已經讓機械乾重活了。”他將一份預算案拍在桌上,“撥款一百萬華夏元,從德國引進十套處理設備,先在海津港試點——誰反對,就是跟北方黨的工業計劃作對。”

“用德國設備?”南方黨議員的聲音從後排傳來,“周黨首說了,江南的淤泥處理技術比德國的更環保,還能造出上等肥料。上個月中南行省用古法處理的甘蔗渣,賣給印度帝國的價錢比德國的鋪路磚高兩倍——何必花冤枉錢給德國人送利潤?”

李光猛地拍響驚堂木,和田玉扳指在桌麵上磕出白痕:“古法?等你們用鋤頭把波斯灣的垃圾清完,德國人的機械早就開到勒拿河了!”他指向屏幕上的自動化生產線,“陳宏斌親眼看到,‘巴黎’的機械工人才兩百人,效率抵得上我們兩千個苦力。告訴周伯宜,要麼支持引進技術,要麼就等著北方黨在議會通過‘南洋航運稅’——蘇曼的船隊賺得盆滿缽滿,也該給帝國交點錢了。”

江南織造總局的庭院裡,周伯宜正對著德國機械圖紙冷笑,林建斌遞來的澳洲鋼材報價單被他扔在地上:“李光想靠德國設備壓過南方黨?太天真了。”他指向院中正在運轉的水力織布機,“這是祖傳的手藝,不用蒸汽不用煤,織出的絲綢比法國的還好。讓中南行省的官員給印度帝國送一批古法肥料,告訴福爾摩斯侯爵,用波斯棉花換我們的技術——隻要印度人肯合作,北方黨的波斯灣設備就彆想順利投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洋黨又在背後搞鬼。”林建斌展開蘇曼與克虜伯的新協議,“他們不僅賣鋼材給德國,還打算把‘巴黎’的處理技術引進澳洲,說是要‘淨化’悉尼港。蘇曼甚至放話,隻要南方黨反對引進德國設備,南洋黨就支持北方黨通過‘航運稅’。”

周伯宜的翡翠扳指在石桌上劃出刻痕:“給大衛·陳發報,南方黨願意讓出海外黨在江南的三成絲綢代理權,條件是他在議會否決北方黨的預算案。”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另外,讓中南行省的礦工‘不小心’弄壞勒拿河的鐵路——何彥升的機械化旅缺了給養,李光就沒心思管什麼垃圾設備了。”

新加坡的南洋黨總部,蘇曼正用望遠鏡觀察裝船的澳洲特種鋼,陳德康帶來的“巴黎”城運營報告上,垃圾處理量日均增長15:“德國人的機械確實厲害,但也不是沒弱點。”她指向報表上的燃料消耗數據,“高溫焚燒爐太費煤,魯爾區的產量根本跟不上,他們遲早要向我們買南洋的焦煤——到時候價錢就由我們說了算。”

“北方黨和南方黨快吵翻了。”陳德康笑著遞上帝都的報紙,上麵刊登著兩黨議員在議會互擲文件的照片,“李光想引進設備,周伯宜拚命反對,大衛·陳在中間左右逢源,說要‘折中’引進一半德國技術、一半江南古法——這群人鬥得越凶,南洋黨的鋼材生意就越穩。”

蘇曼的珊瑚手鐲在陽光下泛著紅光,她突然指向遠處的英國商船:“給霍華德伯爵發信號,南洋黨願意低價供應澳洲鐵礦,條件是印度帝國的棉花船優先停靠新加坡港。”她輕笑一聲,“讓喬治亞公爵去頭疼吧,是幫北方黨製衡南方黨,還是幫我們壟斷航運——反正‘巴黎’的垃圾場一天不停工,我們的鋼材就一天不愁賣。”

維也納的霍夫堡宮,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的早餐被窗外的機械噪音打斷——奧匈從德國引進的垃圾車正在清理宮廷廣場。康拉德上將的軍靴踏過滿地鋼屑,他帶來的波斯尼亞駐軍報告上,克虜伯的速射炮因“零件短缺”被迫減少演習:“陛下,威廉二世把最好的機械廠都調到‘巴黎’去了,我們的炮管訂單被拖了一個月!斯科特勳爵昨天還來炫耀,說印度帝國從聯合帝國買到了新式步槍,射程比我們的遠三成。”

外交大臣埃倫塔爾正對著“巴黎”的技術圖紙皺眉:“將軍可知,大衛·陳·斯坦利通過海外黨送來消息,說隻要奧匈承認他們在波黑的鉛礦開采權,就能從克虜伯拿到‘優先供貨權’?”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法國也派人來接觸,說願意用阿爾薩斯的煤礦換我們在巴爾乾‘牽製’德國——這群人,都想從德國的機械奇跡裡分一杯羹。”

老皇帝用銀匙攪動著咖啡,杯中的漣漪映出窗外的鋼鐵垃圾車:“告訴克虜伯,奧匈可以‘支持’他們的垃圾場,但波斯尼亞的炮彈必須在下個月到位。”他的聲音嘶啞如舊,“至於法國人和猶太人——讓他們儘管去鬨,奧匈要的是波黑的銅礦,不是‘巴黎’的灰燼。”

德裡的印度帝國首相府,喬治亞公爵正用“巴黎”產的鋪路磚壓著波斯棉花的訂單。格倫維爾伯爵帶來的報告顯示,德國已開始向南洋黨采購焦煤:“威廉二世的機械城就是個吞煤的怪獸。”他冷笑一聲,“讓福爾摩斯侯爵給蘇曼發報,說印度帝國願意用波斯東部的棉花換澳洲焦煤,價錢比德國低兩成——隻要掐住德國的燃料供應,他們的機械再先進也沒用。”

“聯合帝國的內鬥越來越精彩了。”斯科特勳爵展開勒拿河的軍事情報,“何彥升的機械化旅因鐵路被毀缺了冬裝,李光正急著向德國買防寒設備,周伯宜卻在議會彈劾他‘浪費軍餉’。我們可以趁機向北方黨兜售印度的棉花布料,說是‘比德國的羊毛更保暖’——既賺了錢,又能加深他們的矛盾。”

喬治亞公爵突然大笑起來,銀匙在咖啡杯裡撞出脆響:“讓霍華德伯爵把三艘巡洋艦開到馬六甲海峽‘護航’,說是保護印度的棉花船,實則給蘇曼施壓。她要是不降價賣焦煤,我們就‘誤炸’一艘南洋黨運鋼材的貨輪——反正德國人的垃圾場離了澳洲鋼,遲早會變成真正的垃圾場。”

聖彼得堡的冬宮,尼古拉二世正透過顯微鏡觀察“巴黎”產的鋪路磚切片。伊茲沃爾斯基外交大臣的聲音混著機械鐘的滴答聲:“陛下,德國的機械技術確實領先,但他們的農業因勞動力流失減產了12——巴伐利亞的農民正在抗議,說‘機器搶走了麵包’。”

沙皇的權杖在磚麵上輕輕敲擊,鑽石的光芒與金屬碎屑交映:“告訴張彪總督,俄國願意用西伯利亞的木材換聯合帝國的古法堆肥技術。”他指向窗外的雪,“勒拿河的冰層下,何彥升的機械正被凍得發抖——讓李光知道,有些東西,再先進的機器也替代不了。”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算計,“至於德國的‘巴黎’——讓它儘管運轉吧,總有一天,這些吞煤吐煙的怪物會把德意誌的資源耗儘。”

“巴黎”城的中控室裡,德國工程師正盯著儀表盤上跳動的數字,處理廠的煙囪噴出的不再是黑煙,而是經過淨化的白色蒸汽。遠處的農田裡,幾個農民望著自動播種機在翻耕過的土地上作業——那是用垃圾灰燼改良的土壤,播下的麥種正冒出新芽。威廉二世的鍍金馬車駛過剛鋪好的街道,路麵的磚塊泛著金屬的光澤,那是柏林廢紙焚燒後的產物。

皇帝勒住馬韁,望著這座由機械創造的城市,突然高聲宣布:“明年,朕要在這裡舉辦‘世界工業博覽會’!讓法國人、俄國人、聯合帝國的黨派們都來看看——德意誌不僅能造出最鋒利的劍,更能把垃圾變成黃金!”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間養全家 暴君的第一佞臣 養獸夫,揣萌崽,二殿下她逆襲啦! 半盞軼事 這個出馬仙有點der 被殺後,我穿成了九千歲 兒孫被換命?姑奶直播帶飛躺贏 我即是天神 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