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戰爭陰雲(十二)_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227章 戰爭陰雲(十二)

第227章 戰爭陰雲(十二)(1 / 1)

帝都鞍山兵工廠的測試場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味,赤紅的火焰裹挾著鉛彈從槍管噴湧而出,在百米外的鋼板靶上灼出蜂窩狀的焦痕。吳景明摘下防護眼鏡,鏡片上的煙漬遮不住他眼中的興奮——這挺在“閻王機槍”基礎上改進的噴火機槍,正將祖父吳維金的設計推向新的巔峰。他腳邊的黃銅銘牌刻著兩行字:“1888年,閻王問世;1908年,烈焰重生”。

“祖父要是看到這個,定會說‘閻王也該帶把火’。”吳景明的手指撫過槍管上的散熱槽,這些螺旋狀紋路是用南洋黨提供的澳洲特種鋼銑成的,能承受連續噴火產生的高溫。測試記錄顯示,這挺機槍每分鐘可發射600發子彈,火焰噴射距離達30米,燃料用的是波斯灣轄地開采的輕質石油——北方黨控製的油田專門為此提煉了高燃點配方。

站在觀禮台的李光突然鼓起掌,和田玉扳指在鐵皮護欄上磕出脆響:“好一個‘烈焰閻王’!當年吳維金先生造出閻王機槍時,我就說這會改變戰爭規則——1890年阿爾及利亞那場仗,1500法軍靠一挺閻王機槍打垮3萬阿拉伯起義軍,2萬多具屍體堆成了山,法國人嚇得給它起名‘撒旦’,現在看來,還是‘閻王’更貼切!”他轉向陳宏斌,“給陸軍部發令,立刻量產!勒拿河的何彥升、波斯灣的駐軍,每個旅配十挺,看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亞公爵還敢不敢亂動!”

南方黨代表林建斌的臉色卻像被火焰燎過般難看,他手裡的軍費預算報表被風吹得嘩嘩響:“首相大人可知,這挺機槍的造價抵得上三挺馬克沁?江南的紡織廠正缺資金更新設備,把錢砸在這種殺人武器上,南方黨絕不答應!”他指向靶場邊緣的法國武官,“再說,法國人當年吃過閻王機槍的虧,現在肯定會聯合英國、俄國抗議——上周保羅·康邦還說,‘聯合帝國的武器研發違反了海牙公約’。”

“海牙公約?”吳景明突然按下扳機,火焰再次噴湧,將一塊鬆木靶燒成焦炭,“1890年阿爾及利亞的阿拉伯人,可沒見過什麼公約。”他撿起彈殼,銅質表麵還帶著餘熱,“祖父臨終前說,當年法國陸軍部長路易·布爾茹瓦來買機槍時,眼裡的貪婪比現在的斯科特勳爵還露骨——他們能用,我們為什麼不能改進?”

觀禮台後的陰影裡,南洋黨副黨首陳德康正和印度帝國陸軍大臣斯科特勳爵低語。斯科特的皮靴上還沾著波斯東部的沙塵,他剛看完1890年阿爾及利亞平叛的檔案:“陳先生,南洋黨若能拿到噴火機槍的圖紙,印度帝國願意用波斯東部的棉花開采權交換。喬治五世陛下急需這種武器鎮壓俾路支人的叛亂,價錢好商量。”

“勳爵怕是找錯人了。”陳德康轉動著珊瑚手鏈,目光瞟向李光的方向,“北方黨把圖紙鎖在鞍山的保險櫃裡,連南洋黨都隻能提供鋼材。不過——”他話鋒一轉,“我們的船廠正在給機槍造專用運輸艇,用的是澳洲輕質鋼,速度比英國的登陸艇快三成。隻要印度帝國肯讓馬六甲海峽的通航稅降低15,南洋黨可以‘不小心’讓幾挺原型機在運輸中‘失蹤’。”

倫敦馬克沁工廠的橡木辦公室裡,海勒姆·馬克沁的手指在聯合帝國的機槍專利圖紙上劃過,紙麵被他戳出細密的孔洞。兒子珀西·馬克沁遞來的電報顯示,吳景明團隊已拒絕單獨合作,要求“與馬克沁家族共享專利”:“這群東方人太狂妄了!1884年我們的機槍問世時,吳維金還在研究老式步槍,現在居然要和我們平起平坐?”

“父親,他們的噴火技術確實領先。”珀西展開測試報告,“鞍山兵工廠的機槍能在40c的勒拿河正常運作,我們的馬克沁在西伯利亞會凍住槍機。大衛·陳·斯坦利說,海外黨可以斡旋,隻要我們開放水冷技術,吳氏家族願意分三成利潤——這比和德國克虜伯死磕劃算。”他壓低聲音,“更重要的是,聯合帝國的南方黨正反對量產,若我們不合作,北方黨可能會找克虜伯,到時候連英國陸軍的訂單都保不住。”

海勒姆突然抓起電話,聽筒裡傳來英國戰爭大臣理查德·伯登·霍爾丹的聲音:“告訴吳景明,馬克沁家族接受共享專利,但有條件——他們的噴火技術必須優先供應英國及其附屬國,包括印度帝國。喬治五世陛下說了,絕不能讓這種武器隻落在聯合帝國北方黨手裡。”

巴黎的陸軍部檔案館,路易·布爾茹瓦的遺孀將1890年的機槍采購單交給現任陸軍部長梅西米。泛黃的紙頁上,吳維金的簽名旁注著一行小字:“此槍威力過大,慎用”。梅西米的手指在“2萬阿拉伯人陣亡”的記錄上顫抖——當年他作為少尉參加了那場平叛,親眼看見機槍火網像割麥般掃過起義軍陣列。

“現在他們給機槍加了火焰。”梅西米望向窗外的凱旋門,那裡曾為阿爾及利亞的“勝利者”立過紀念碑,“給聖彼得堡和倫敦發密電,提議三國聯合施壓,要求聯合帝國公開噴火機槍的技術參數——就說‘這種武器威脅到歐洲的平衡’。另外,讓施耐德工廠加速研製反製武器,我們的速射炮必須能在一公裡外摧毀機槍陣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維也納霍夫堡宮的軍事會議上,康拉德上將將噴火機槍的測試錄像摔在桌上,屏幕裡的火焰讓奧匈軍官們倒吸一口涼氣。外交大臣埃倫塔爾的絲綢手套攥成了團:“1890年法國人用閻王機槍時,我們還在嘲笑‘野蠻’,現在才知道,聯合帝國的武器研發早已超過歐洲。克虜伯剛才發來急電,說他們的最新式機槍在測試中被‘烈焰閻王’壓製,請求奧匈聯合德國向聯合帝國施壓,要求‘技術共享’。”

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的懷表滴答作響,與屏幕裡的機槍射速奇妙地合拍:“讓威廉二世去施壓吧。”他的聲音帶著疲憊,“奧匈要做的是加固波斯尼亞的要塞——給每個堡壘配十挺水冷機槍,就算聯合帝國的噴火武器來了,至少能撐到德國援軍抵達。”他頓了頓,目光落在薩拉熱窩的地圖上,“另外,給大衛·陳發報,海外黨若能弄到噴火機槍的燃料配方,波黑的鉛礦開采權可以分他們一半——波斯灣的石油,不能隻讓北方黨獨占。”

聖彼得堡冬宮的武器庫,尼古拉二世正擺弄著從呼羅珊自治區繳獲的老式閻王機槍,槍管上的鐵鏽還沾著1890年的沙粒。外交大臣伊茲沃爾斯基帶來的情報說,聯合帝國已在勒拿河部署了二十挺噴火機槍,何彥升的機械化旅正在演習中用它摧毀模擬的俄軍堡壘:“陛下,陸軍部請求緊急撥款改進機槍,蘇霍姆利諾夫大臣說,我們的莫辛納甘步槍在這種武器麵前,就像弓箭對抗火炮。”

“撥款?”沙皇的權杖在機槍槍管上重重一擊,黃銅部件發出沉悶的響聲,“聯合帝國的黨派為軍費吵得不可開交,我們卻要跟著砸錢?告訴張彪總督,讓呼羅珊的部落去‘請教’吳景明——就說俄國對‘非致命性火焰技術’很感興趣,願意用西伯利亞的貂皮換配方。”他冷笑一聲,“至於勒拿河的防禦,讓工兵多挖地道,火焰總燒不到地下吧?”

鞍山兵工廠的深夜,吳景明在祖父的手稿上批注噴火機槍的改進方案。泛黃的紙頁記錄著1888年的研製細節:“閻王機槍,口徑11.43毫米,射速450發分,用北方煤田的無煙煤提煉火藥,威力堪比小型火炮”。旁邊貼著一張1890年的法國報紙,標題用紅筆圈出:“撒旦降臨阿爾及利亞,2萬起義軍魂斷機槍下”。

“祖父,他們現在叫它‘烈焰閻王’了。”吳景明對著手稿低語,窗外傳來火車的汽笛聲——那是運送機槍零件的專列,車廂上印著北方黨、南洋黨的雙重標記,“馬克沁家族想合作,大衛·陳在斡旋,各國都想要它……可您當年說,武器是雙刃劍,能保護自己,也能引火燒身。”

這時,陳宏斌的副官送來一份密函,火漆印上是北方黨的鷹徽:“吳工程師,首相令,明日與馬克沁家族的代表談判,條件是他們開放水冷技術,我們共享噴火專利——但絕不能讓南方黨和南洋黨插手。”

吳景明望著密函上的“絕不能”三個字,突然想起祖父手稿的最後一頁:“聯合帝國的強大,不在武器,在人心。若黨派各懷私心,再好的機槍也護不住疆土。”他將密函放在燭火上,火焰舔舐著紙張,像極了測試場上噴吐的烈焰。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吳景明的新方案已初具雛形:在機槍上刻聯合帝國的龍旗,而非某黨派的標記;燃料既用波斯灣的石油,也用江南的菜籽油提煉物;南洋的鋼材與北方的機械各占一半份額。他知道,這挺融合了各國恐懼與貪婪的武器,最終該守護的,是那個由明清兩朝組建、橫跨歐亞澳的龐大帝國,而非某一派的利益。

而在倫敦、巴黎、維也納、聖彼得堡的會議室裡,關於“烈焰閻王”的算計仍在繼續。馬克沁家族的專利圖紙、法國的反製方案、奧匈的要塞部署、俄國的地道計劃,像無數條線,纏繞在這挺噴火機槍上。沒人知道,它最終會點燃和平的希望,還是戰爭的導火索——就像1890年阿爾及利亞的那場血戰,3萬阿拉伯人慘死於閻王機槍的屠刀之下。

測試場的晨霧中,新一批噴火機槍正被裝上火車,車廂外的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它們將駛向勒拿河、波斯灣、南洋殖民地,也將駛向各國間諜的視線、黨派鬥爭的漩渦、國際博弈的棋盤。吳景明站在高台上眺望,突然想起祖父常說的一句話:“閻王的賬本上,從沒有贏家。”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最冷糙漢撩動心 撿到未來親兒子,我無痛當媽! 女王大人請饒命 藏孕肚另嫁他人後,他下跪追妻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間養全家 暴君的第一佞臣 養獸夫,揣萌崽,二殿下她逆襲啦! 半盞軼事 這個出馬仙有點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