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戰爭陰雲(十五)_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230章 戰爭陰雲(十五)

第230章 戰爭陰雲(十五)(1 / 1)

德黑蘭王宮的琉璃穹頂在三月的陽光下泛著冷光,禮薩·汗·巴列維的手指撫過王座扶手上的裂痕——那是1882年三國聯軍攻破宮門時留下的彈痕。二十六年了,他從一個被扶持的傀儡國王,變成了地下抵抗組織的領袖,王宮地下室的密室裡,藏著比王冠更珍貴的東西:反抗者名單、波斯西部油田的地圖、以及聯合帝國內部黨派鬥爭的情報。

“國王陛下,聯合帝國的李光首相發來密函。”侍從遞上的羊皮紙還帶著波斯灣的海鹽味,火漆印上的北方黨鷹徽有些模糊,“他說,北方黨同意撤軍,但要求保留胡齊斯坦省的石油開采權——鞍山鋼鐵廠需要波斯的原油提煉特種鋼,用於製造破甲彈。”

禮薩·汗冷笑一聲,將密函扔在鋪滿地圖的長桌上。桌角的相框裡,納賽爾丁沙阿的頭顱被插在長矛上的照片泛著黃暈——那是1882年三國瓜分波斯後,俄國人特意送來的“警告”。“李光想要石油?”他指向地圖上用紅筆圈出的英國控製區,“喬治亞公爵的電報也來了,印度帝國願意放棄東部占領區,條件是讓福爾摩斯侯爵的公司壟斷波斯的棉花出口。”

密室的石門突然被推開,反抗組織首領穆罕默德·摩薩台帶著一身寒氣闖進來,他的長袍下擺還沾著北部山區的雪:“國王陛下,俄國人在馬讚德蘭省的駐軍開始撤退了!但他們拆走了所有鐵路枕木,還在油田裡埋下了炸藥——尼古拉二世的條件是,波斯永遠不能與聯合帝國結盟。”他展開的情報顯示,俄軍撤退時,有三百名波斯人試圖阻攔,結果被機槍掃倒在雪地裡。

禮薩·汗的手指重重按在“1882”這個年份上,墨跡在紙上暈開:“告訴俄國人,我可以承諾‘中立’,但他們必須賠償馬讚德蘭省的損失。”他轉向摩薩台,“讓地下政府的人接管德黑蘭的銀行——英國彙豐銀行、聯合帝國的北方銀行、俄國的亞速海銀行,都要換成波斯人主持。我們要的不是獨立的空殼,是經濟命脈。”

帝都北方黨總部的會議室內,李光正用紅筆在波斯地圖上劃出一條線,從胡齊斯坦省到波斯灣的航線被標成加粗的紅線。陳宏斌遞來的南方黨報紙上,周伯宜在江南的演講占據了頭版:“南方黨堅決反對北方黨獨占波斯石油!呂宋行省的煉油廠更需要原油,應由南洋黨牽頭,聯合英法共同開發——這才是‘公平的商業原則’。”

“公平?”李光的和田玉扳指在桌上磕出脆響,“1882年瓜分波斯時,南方黨還在忙著和法國商人倒賣絲綢,是誰派兵守住了胡齊斯坦的油田?是北方黨的軍隊!現在要撤軍了,周伯宜倒想摘桃子?”他抓起電話,聽筒裡傳來鞍山鋼鐵廠的轟鳴聲,“給波斯灣駐軍發電,撤退前把所有油井設備登記造冊,一根鋼管都不能留給南方黨或南洋黨——蘇曼的船隊敢靠近,就用噴火機槍打招呼。”

江南織造總局的庭院裡,周伯宜將波斯棉花樣品扔在周伯宜麵前,雪白的纖維在陽光下飄飛。林建斌帶來的電報顯示,蘇曼已派陳德康前往德黑蘭,與禮薩·汗談判“南洋黨投資波斯紡織業”的事宜:“黨首,南洋黨想用澳洲的紡織機械換波斯的棉花種植權,福爾摩斯侯爵也在暗中支持——他們要是聯手,南方黨的絲綢生意就會被擠出歐洲市場。”

周伯宜用翡翠煙鬥敲擊著波斯地圖:“讓法國駐華大使去見禮薩·汗,說南方黨可以幫波斯修建新的鐵路,用的是江南的鐵軌,比俄國人留下的更耐用。條件是,波斯的棉花必須優先供應江南的紡織廠,價格比印度帝國低一成。”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另外,給大衛·陳發報,海外黨若能阻止南洋黨簽約,南方黨就支持亞曆山大·格倫維爾當選倫敦商會主席——格倫維爾家族不是一直想恢複祖上的榮光嗎?”

悉尼港的南洋黨總部,蘇曼的珊瑚手鐲在波斯石油樣本上劃出紅痕。陳德康遞來的合同顯示,禮薩·汗願意將波斯南部的港口特許權交給南洋黨,條件是幫助波斯建立自己的兵工廠:“黨首,北方黨在胡齊斯坦的油田戒備森嚴,他們的‘泰山’級戰列艦就停在波斯灣——李光放話,誰敢碰石油,就‘炸沉誰的船’。”

“炸沉?”蘇曼笑了,手鐲碰撞的聲音驚飛了窗台上的鸚鵡,“讓南洋船隊在阿曼灣舉行‘護航演習’,用的是澳洲新造的巡洋艦——告訴李光,波斯灣不是北方黨的內湖。”她指向桌上的破甲彈圖紙,“給禮薩·汗送一批吳氏家族的機槍當‘見麵禮’,再派南洋的工程師去幫他們建煉油廠——我們要的不是開采權,是波斯人自己煉出的原油優先購買權,這比占領更劃算。”

倫敦唐寧街10號的壁爐前,坎貝爾班納曼首相將波斯撤軍協議推給喬治亞公爵,羊皮紙邊緣的火漆印上,英國、聯合帝國、俄國的國徽擠在一起,像三個各懷心思的看客。“喬治五世陛下已批準撤軍方案。”首相的銀匙在咖啡杯裡攪動,“印度帝國放棄波斯東部,但福爾摩斯侯爵的棉花公司必須拿到二十年專營權——這是牽製聯合帝國南方黨的關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喬治亞公爵的手指在地圖上的錫斯坦地區劃過,那裡的棉花田曾是印度帝國的主要供應源:“首相放心,斯科特勳爵已派三個旅駐守邊境,名義上是‘保護撤退的僑民’,實則在威懾波斯的反抗者。摩薩台的人要是敢破壞棉花運輸線,我們就用從南洋黨手裡買來的破甲彈‘教訓’他們。”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另外,霍華德伯爵的艦隊已開進波斯灣,說是‘協助聯合帝國撤軍’,實則監視李光的北方軍——不能讓他們獨吞石油利益。”

聖彼得堡的冬宮,尼古拉二世正對著波斯北部的地圖出神,馬讚德蘭省的油田被紅筆塗成黑色。伊茲沃爾斯基外交大臣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安:“陛下,禮薩·汗拒絕簽署‘永不與聯合帝國結盟’的協議,隻答應‘保持中立’。更麻煩的是,聯合帝國的何彥升在勒拿河增兵了,他們的噴火機槍試射震裂了冰層——李光這是在報複我們拆走波斯的鐵路枕木。”

沙皇的權杖在冰雕上敲出裂痕,水晶碎屑落在波斯地毯上:“告訴禮薩·汗,中立就夠了。”他指向窗外的西伯利亞鐵路,“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加固勒拿河防線,波斯的油田就算留給聯合帝國,他們的黨派鬥爭也會讓開采效率大打折扣。”他冷笑一聲,“讓蘇霍姆利諾夫給張彪總督送一箱伏特加,附言說‘馬讚德蘭的雪比勒拿河的冰更冷’——提醒那個聯合帝國的總督,彆把手伸得太長。”

德黑蘭的街道上,波斯人舉著“獨立”的標語湧上街頭,歡呼聲震落了英國領事館的米字旗。禮薩·汗騎在白馬上,腰間的彎刀是納賽爾丁沙阿的遺物,刀鞘上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當他經過三國聯軍當年的指揮部時,摩薩台突然策馬追上,遞來一份剛簽署的協議:“國王陛下,聯合帝國北方黨、英國棉花公司、南洋黨都在協議上簽了字——我們保留了主權,但他們拿走了石油、棉花和港口特許權。”

禮薩·汗展開協議,羊皮紙的邊緣還在顫抖。他想起1882年那個血色清晨,納賽爾丁沙阿的頭顱滾落在王宮台階上,三國士兵用波斯人的鮮血在牆上寫“瓜分有理”;想起這些年在地下室裡,反抗者們用偷來的機槍零件拚湊希望;想起李光、喬治亞公爵、尼古拉二世的密函裡,那些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這不是結束,是開始。”禮薩·汗將協議舉過頭頂,人群的歡呼聲浪瞬間淹沒了他的聲音,“他們可以拿走石油和棉花,但拿不走波斯人的智慧。總有一天,我們會用自己煉的石油驅動機器,用自己種的棉花織出布匹,讓德黑蘭的鐘聲,比倫敦、帝都、聖彼得堡的更響亮!”

波斯灣的海麵上,北方黨的戰列艦緩緩駛離港口,甲板上的士兵向胡齊斯坦的油田行注目禮;印度帝國的棉花船正穿過霍爾木茲海峽,船帆上的英國國徽在夕陽下泛著金光;南洋黨的巡洋艦停在阿曼灣,船員們忙著卸載運往波斯的紡織機械。而在德黑蘭的王宮裡,禮薩·汗將撤軍協議鎖進密室,旁邊放著的,是一張新的地圖——上麵用波斯文寫著:“1908年,新生”。

當最後一艘俄國軍艦消失在裡海的霧中,波斯的土地上,鐵路枕木的缺口正被波斯人用本地木材填補,油井的抽油機重新轉動,棉花田裡的播種機帶著澳洲的零件和波斯的種子,駛向遠方。三國撤軍留下的真空,正被一種更複雜的力量填滿:聯合帝國的黨派博弈、英國的商業滲透、南洋黨的資本擴張,以及波斯人自己,對獨立的渴望。

禮薩·汗站在王宮的露台上,望著初升的月亮。遠處的清真寺傳來晚禱聲,與油田的機器轟鳴奇妙地交織。他知道,真正的獨立不是撤軍協議上的簽名,而是讓那些覬覦波斯的勢力明白:這片土地可以被暫時占領,卻永遠不會被征服。就像納賽爾丁沙阿的彎刀,即使蒙塵,也終究會出鞘。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財路情歡 末世汙染區 全民穿越:鳴鴻伴鳳影 太太嫁給死對頭,傅總悔瘋了 龍珠,賽亞人不隻想變強!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 保鏢先生的軟肋 在男團耽美文女扮男裝後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