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沒有放假的五一
已經來不及緬懷四月的最後一個休沐日了,現在趕到戰場的,是沒有勞動節的五月初一。
雖然是到了五月,但是還不算完全入夏,韓執出門時,蘇軫還沒有醒。反倒是來到了門口之後,就看到了正在正院裡散步的韓卓。
“大人。”韓執正了正官帽,微微躬身作揖道。
“八娘還沒醒嗎?”韓卓微微一笑,來到了韓執的麵前,伸手幫他整理了一番朝服。
韓卓的手指拂過兒子肩頭的蜀錦暗紋,道:“那禮器的案子,你現在辦的如何了?”
韓執垂手而立:&34;複大人,昨天在城西外的西山下發現了一個莊子,經查實確係張堯佐產業,不過也就發現了一件光祿寺的酒樽。&34;
韓卓的手指停在了韓執的肩膀上,輕輕地點了兩下,然後道:“西山下的莊子......”
他站在原地思索了一番,然後笑了笑,道:“為父倒是有一點小小的線索,你想不想聽呢?”
韓執眼中閃過一點光芒,然後連忙點頭,道:“還請大人明示。”
“西山下的莊子,在三年前商胡決口、黃河改道時,為父聽說,張堯佐用三百車紅膠泥置換的十頃薄田。當時的記載大抵是這樣的......”
“皇佑元年三月,鹽鐵使張堯佐以&39;修建家廟&39;為由,向工部侍郎賈昌朝申領三百車紅膠泥。”
韓執心中一喜,但是很快又被壓了下去,問道:“但是大人......我是在大理寺當值,可沒有什麼權力去查工部的東西啊。”
韓卓隻是笑笑,沒有明說,隻是道:“上車吧,邊走邊說,不然你怕是要上值遲到了。”
韓執隨著父親登上馬車,車夫也是識趣地快速拍馬。馬車緩緩啟動,車輪在石板路上滾動,發出沉悶的聲響。
“為父倒是有些納悶......”韓卓坐穩後,笑道:“八娘可是眉山遠近聞名的大才女,能讓八娘誇讚文采的你,居然想不出來怎麼辦?”
“你的先生可是包樞密,同任三司使。三司使可是有清查鹽鐵司舊賬的權力哩,你尋個時間,去尋一尋你先生,說不得就能得到什麼新的東西?”
韓執聽聞父親此言,心中豁然開朗,不禁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道:“我竟糊塗了,忘了還有先生這層關係!”
韓卓捋著胡須,笑著點頭,忽然又問道:
&34;還記得八娘的及笄禮嗎?&34;
問著,韓卓從懷裡取出一本書,遞給了韓執,道:&34;王拱辰中丞送的賀禮,正是賈昌朝任上的《工部製造法式》。書頁間夾著批注——”
蘇軫還貼心地做了對折,批注所寫:
&34;紅膠泥,金三成七,與祥符七年犧尊錫鉛比例六一比相克,不能用於家廟築基——疑。&34;
韓執一愣——蘇軫隻是有段時間不寫文章不作批注了,但是不代表她不學了、不讀書了啊!可以說,她真的是什麼書都看。
當初趙禎皇帝賞賜的那幾本新書,都是蘇軫先拿走,然後在他之前先看。那些新書涉及經史子集等東西,蘇軫皆能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她能在隻看一遍的情況下,還能幫韓執解疑。蘇軫自己當時沒覺得什麼不對勁的,甚至韓執自己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韓執很快又反應了過來,問道:“這個書......大人是從哪裡拿來的啊?不對啊,大人你......你怎麼知道八娘的及笄禮物是什麼?!”
韓卓笑了笑,道:“你家八娘,心裡細的很!你莫要以為你瞞著她,她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隻是不說罷了。”
“前段時日她來尋我,與我說了一些她的猜測。雖然她推斷不出具體發生了什麼,但是倒是從為父這裡問到了關於賈昌朝的事情。”
“然後,她便是翻了這本《工部製造法式》出來,交給了為父。”
“當時為父也是驚詫,為何她一個娘子家,還能有此工書。仔細一問,方才知曉是禦史中丞王拱辰所送的東西。”
韓執心中十分意外,然後韓卓又說:“她當時還不確定,尋出了《天工開物》,在其中算了一番。才再次肯定——”
“紅膠泥與犧尊材質七三相克,不合家廟築基常理。隻是當時她尚是個及笄娘子,故而不作多說,前段時間正好翻了出來。”
這下說得通了,為什麼當初張茂則提出“右”、“張”、“賈”的時候,蘇軫居然能第一時間就想到“右”和“張”這兩個字,就是指的張堯佐。
韓執此時就直接緊張了——蘇軫這下子可是知道的太多了,萬一被人知道了,那可就不好了。
韓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為父知道你在想什麼,放心便是,八娘那邊為父會替你照顧好的。而且為父也不讓她過多地猜測。”
“你且隻管專心查案,家中有為父和你母親,定不會讓你的好八娘受到一絲問題。”
......
一路走,一路聊,便是來到了大理寺的門口,然後韓卓便是道:
“好了,也是到大理寺了,你且去當值。為父回家去了。”
韓執下了馬車,朝著車上的韓卓微微頷首,道:大人,我且去了。
“好好當值。”
韓卓隻是留了這麼一句話,便是讓車夫開車離開了。
此時章詢已經迎了出來,韓執見了他也不含糊,直接吩咐道:“此時時候還早,你先差人,去諫院尋一下我的先生,就說今日午時,勤政門用午飯時,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是,韓少卿。”章詢拱手行禮,便是邁開腿就打算走。
但是走出去沒兩步,他忽然又兜首回來,道:“差些忘了,還有些事忘了跟韓少卿說。”
“什麼事?”韓執倒也不急,問道。
“複韓少卿,”章詢此時就招了一個衙役過來,道:“昨日您吩咐的,讓弟兄們去查西山下沿路的人。又發現了——”
“在西山腳下到官道口,有一處當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