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我們動手,魏國現在估計也已經忍不住了。”李彥說道。
“陛下的意思是,魏國要出兵?”劉文靜疑惑道,“今年魏使不是剛抵達江寧,兩國就宋州衝突,互派使者。難道魏國故意迷惑我們,實際上已經在暗自籌備兵馬?”
劉文靜微微一驚,但轉念又說道:“這種事,應該瞞不過魏合,如果魏崇延真的在暗自籌備兵馬,魏合一定會事先告訴臣,可臣什麼消息都沒有收到。”
“你想多了,魏國現在有魏無忌支撐大局,魏崇延不會貿然開戰。朕說的是海東戰場。”
“海東戰場?”劉文靜這才反應過來,“莫非……”
“是的,魏國在登州郡的海軍應該進展非常快,尤其是有了火炮,魏崇延肯定會第一時間將火炮用到海東。”
“這不還是開戰嗎?”劉文靜說道,“魏崇延既然已經表態,甚至處死了趙毅,再對我們宣戰,他老臉不要了?”
“海東戰場非常特殊,魏軍完全可以以海盜的身份與我們開戰。尤其是我們答應在高麗賣糧食給遼國,這必然讓魏崇延惱怒,會優先解決海東的問題。”
誠如李彥所料,九月下旬,魏國確認了遼使在江寧與李彥商談的一部分內容後,便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六月魏崇延處死汴州刺史趙毅,下旨查趙氏,是對夏魏兩國關係的一種表態。
是對魏國內部主戰派的一種打壓。
那表示魏崇延至少在未來三年,都不會考慮與大夏有大規模戰爭。
但現在李彥在高麗的策略,無疑如同一把斧頭,砍在了魏崇延敏感脆弱的神經上。
遼國表麵看起來最大的短板是人口,實際上是糧食。
人口少意味著種地有限,遼軍的糧食上限就有限,更何況遼東有小半年的冬天,能種地的時間比南邊要短。
糧食問題,就不僅僅是困擾軍事的問題了,甚至是困擾民生的問題。
所以曆代遼軍南下,都打的速戰速決的戰術,以騎兵快速突擊易州各郡縣,如果能擊潰魏軍的主要防禦自然好,無法擊潰,就搶一批糧食和人口就撤。
但如果現在遼國能在高麗買到糧食,這將直接改變遼軍的作戰方式,甚至對遼國的戰略也有極大的影響。
當然,魏國對遼的戰略,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就說今年宋州衝突之後,在魏無忌的建議下,魏崇延一邊往江寧派使者,一邊往遼國派使者。
並且,為了穩住局麵,魏崇延對遼國的商貿支持更加寬鬆。
雙方在今年達成了最新的商貿協定:魏遼互不侵犯條約!
也就是說,兩國至少在明麵上,都認為接下來不要打了。
可現在呢?
現在誰都無法保證,遼主會隨時撕毀剛簽訂的魏遼互不侵犯條約。
“我們現在與夏國也是停戰狀態。”盧清說道,“貿然出兵海東,恐怕……”
盧清的意思魏崇延懂,在場的所有人都懂。
真的能和大夏開戰,今年六月的宋州衝突之後,魏崇延就不會那麼忍氣吞聲地處理掉趙毅,還親自去接範尹出來了。
魏無忌已經將大局分析得很清楚,魏國現在打不了。
“那就不以官方的名義出兵。”禮部尚書劉言說道,“在陸地上,我們無法做到掩飾,但在海上我們卻可以。”
“此話何意?”魏崇延問道。
“我們在登州郡的海軍出海之後,假扮成海盜和夏軍打!”
“可行?”
劉言道:“可行,海東本身就有許多海盜。”
魏崇延問道:“現在登州郡有多少兵馬?”
“加上從民間征調的船隻,我們已經有五十幾艘海船,如果陛下還想要更多,隨時可以,登州一帶民間造海船的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