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黃旗、正白旗、鑲黃旗、鑲白旗,四旗統領各率本部兵馬,分四個方向突圍!衝出包圍圈後即刻掉頭,從後方夾擊敵人!”
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個包圍圈,
“先給他們來個中心開花,再用兩麵夾擊,定要讓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有來無回!”
帳外很快響起此起彼伏的呼喝聲,號角與馬蹄聲交織成一片。
被點名的四旗兵馬迅速從混亂中整隊,騎兵們翻身上馬,彎刀在陽光下反射出凜冽的寒光,四股洪流如同離弦之箭,朝著大營四周的敵軍衝去。
而在大營外的紫禁城城牆上,袁世凱與詹佐並肩而立,目光投向遠處煙塵彌漫的戰場。
袁世凱眉頭緊鎖,臉上籠罩著一層愁雲,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肩頭。詹佐瞥了他一眼,輕聲問道:
“袁巡撫,依你之見,這場仗勝算幾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世凱收回目光,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王爺的鐵騎自然是強悍的……對付那些泥腿子出身的華夏軍,或許……或許能有幾分勝算吧。”
話雖如此,他自己卻半點也不信——連他精心訓練的新軍都敗在華夏軍手中,蒙太爾的老式騎兵又能強到哪裡去?可他不能說,至少不能在人前說。
詹佐是禦林軍統領,常年在京城任職,卻也練就了一雙識人辨勢的火眼金睛。他看了袁世凱一眼,語氣平靜卻帶著穿透力:
“巡撫大人何必自欺欺人?蒙王爺的騎兵是勇猛,可比起大人的新軍,恐怕還差著不止一個檔次。您的新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尚且敗在華夏軍手下,一群隻知衝鋒的騎兵,又能有多少勝算?”
袁世凱心中一凜,轉頭看向詹佐,對方眼中的清明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歎了口氣,語氣無奈:
“詹統領看得通透……可我也是沒辦法。總不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若蒙王爺真能擊潰華夏軍,於你我、於這京城,都是好事。”
詹佐卻輕輕搖頭,目光投向遠處巍峨卻透著暮氣的宮牆,語氣帶著幾分悵然:
“大人,如今可不是自欺欺人的時候了。這皇城看似堅固,實則早已腐朽不堪。若陛下能早些親政,或許還能有幾分轉機,可如今……”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腐朽的大樹長不出新枝,這大清,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袁世凱心中一動——原來詹佐竟是革新派。他不動聲色地問道:
“詹統領剛才說……退路?不知你有何高見?”
詹佐轉過頭,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退路自然是有的,就看大人願不願走。我已與扶桑人接觸過,他們願意為我禦林軍提供武器裝備,助我訓練新軍。大人也清楚,新軍才是未來的方向,就像您當初練軍一樣。”
袁世凱瞳孔微縮,臉上露出驚訝之色——他沒想到詹佐竟有如此魄力,敢私下與外邦接觸。
詹佐卻毫不在意他的反應,繼續說道
:“咱們沒能力讓這國家革新,便隻能借外力。隻要能還華夏一個太平盛世,走些彎路又何妨?”
袁世凱沉默片刻,心中的算盤打得劈啪作響。他何嘗不想借外力鞏固自己的勢力?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門路。詹佐的話,恰好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若詹統領有門路,還望引薦一二。”
袁世凱的語氣變得鄭重,
“扶桑雖國小,但其革新之效有目共睹,我倒也認同幾分。”
兩人相視一眼,雖未明說,卻已達成默契。合作,才能在這亂世中爭取到更多籌碼——扶桑人不會平白無故提供支持,唯有抱團,才能讓對方看到價值。
城牆下,喊殺聲、爆炸聲、馬蹄聲交織成一片,蒙太爾的騎兵正與華夏軍展開殊死搏殺。
而城牆上,這兩位在大清帝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已在悄然謀劃著顛覆舊秩序的退路。
夕陽的餘暉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斑駁的光芒,仿佛在預示著一個舊時代的落幕。
喜歡我以紅警踩列強請大家收藏:()我以紅警踩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