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清流困局_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01章 清流困局(2 / 2)

“我們這一派講的是忠誠講理法,可那一派講的是獻媚講好處。”

“我們拿得出的是百姓疾苦、是律法規製,而他們拿出來的,是金銀珠玉,是一篇篇看似‘高明’的政令。”

“陛下如今剛剛登上真正的皇位,正是求成求變之時。誰能帶來‘希望’,他就信誰。”

“他太年輕了。”許居正閉上眼睛,“也太急了。”

屋中再次寂靜。

霍綱拿起酒壺,緩緩倒滿三人杯,低聲道:“就當是為舊日的忠誠,為早年的理想,為……這片江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人舉杯,許久,許久,方才碰杯而飲。

酒落喉間,卻如灼火燒心。

清流已失勢,心也散了。

而朝堂之外,風起雲湧,新黨的笑聲,隱隱可聞——

可那舊人的怒火,卻在這一壺壺酒中,緩緩燃燒……

夜色已深,洛陵城中大多數宅院早已熄燈歇息,唯有朝中重臣之府,仍燈火未歇。

郭府書房內,燈影昏黃,一爐香氣嫋嫋升騰,映照著大相郭儀凝沉的臉龐。

窗外秋蟲低吟,四下靜謐,唯有書案上的紙卷隨著夜風微微顫動。

“父親。”一聲輕喚從門外傳來。

踏入者,是一名身著素雅青衣的少女,眉目清秀,英氣不減,正是郭儀之女——郭芷。

她今日並未入宮陪讀,而是在府中靜候改風日之後的消息。

可她等來的,卻是一紙紙讓人心驚的政令,以及滿城關於“新策”的竊竊私語。

她攏了攏衣袖,眉頭微蹙地開口:“父親,近日的朝議,我已聽說。”

“那戶部尚書林誌遠的‘改革之策’,聽著倒是冠冕堂皇,但其中諸多條例,隻怕隻會放縱地方吏治,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地中飽私囊。”

郭儀合上書卷,抬眼望向女兒。

“你都聽到了?”他語氣不急,卻隱含深意。

郭芷輕歎一口氣,眼神中滿是憤慨與困惑。

“怎會聽不到?整條文德坊今日都在傳,說這新策一出,地方衙門中已經有人開始準備‘慶祝’了。原本按律不得自籌賦外銀兩,如今林誌遠那一條所謂‘因地製宜,自定征幅’,不就是讓他們明目張膽地開口要錢麼?”

“還有吏部的‘取士新規’,將原本嚴格的察舉製大幅削減,改為‘吏部評點為主,郡府舉薦為輔’……這根本就是將功名之門,交給王擎重一人來把持!”

“如今若無王擎重點頭,誰還能入朝為官?這吏部,莫不是要改名為王家私衙了不成?”

郭儀沒有立刻答話,隻是默默起身,走到窗邊,推開半扇窗戶,讓夜風入室,帶走幾許悶熱。

“芷兒。”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你說得不錯,這一次的新策,的確有問題。”

“不僅是你說的‘自定征幅’,還有那條‘折耗入律’,‘吏佐酌量附加賞金’……看似是在寬政賑民,實則是在掏空百姓的錢袋,將權力送入那些貪婪之手。”

“而王擎重……”他輕輕搖頭,“他是老成謀國之人,手段深沉,一旦將吏部牢牢掌控,大堯朝堂,隻怕十年之內,儘歸他一手培植之人。”

郭芷咬牙道:“那陛下為何還會默許?今日朝堂之上,父親你等都未曾開口,任由林誌遠滔滔不絕,旁人讚聲連連,可那不過是一個個——陷阱啊!”

“陛下……難道真的看不出來?”

郭儀轉身望向女兒,眉目間沒有動怒,反而露出一絲安慰的神色。

“你以為,陛下真的未察覺?”

郭芷一怔:“父親的意思是……”

“那林誌遠說完之後,你可曾注意陛下的臉色?”

郭芷輕輕皺眉,回憶了一下,遲疑道:“似乎……他是讚成的?”

“他神色平穩,並無不悅,似乎還頷首?”

“可你仔細想想,陛下何時在朝堂之上,真正露出過笑意或情緒?”郭儀緩緩道,“從他歸來登基至今,不過幾次上朝,可每一次,他都言簡意賅,聽百官言,不急表態,最後才定調。”

“這一次,他仍未斷言采納,僅隻是點頭認可……我更願相信,他是在‘借勢’,而非‘信任’。”

“借勢?”郭芷怔住了。

“是啊,借他們之口,看朝臣之態。若今日百官皆無異議,那他自有計較;若有反對者發聲,而言之有理,那便是他真正需要的良才。”

郭儀目光深邃,看向窗外:“當今之世,亂後初平。若一味急斷,則民難服,官難齊。他不言,不過是在試探,在等。”

“等什麼?”郭芷低聲問。

“等真話,等忠言,等有人願意冒犯君顏,也要說出‘此策不可行’。”

“可今日無人出列。”郭芷低聲道。

“那是因他,已設了殺機。”郭儀的聲音如刀。

“什麼?”郭芷震驚地看著父親。

郭儀望著遠方,道:“今朝上,他特意批駁了邊孟廣,那是一次敲山震虎。”

“也是在立威,讓新黨一派放鬆警惕。”

“但我卻隱隱覺得……他心中早已有了另一套策。”

郭芷半信半疑,但心頭微動,還是忍不住問道:“父親,你就這麼信他?”

郭儀沒有回答,隻是輕聲念道:“他以一劍定潞川,以一人破四王,以一騎歸都城……一個能在萬人敵軍中活著回來的人,你真覺得,他看不透這林誌遠的幾句花言巧語?”

郭芷聞言,久久不語。

屋外風聲微動,院中桂香清遠。

這一夜,郭府燈火通明未滅。

朝堂風起雲湧,局勢波詭雲譎,真正的“改風”,也許才剛剛開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色如墨,洛陵的街巷在風中沉睡,唯有那條通往東城方向的長街,在今夜多了幾分惆悵的意味。

許府燈火未滅。

內院之中,書香未散,卻多了幾分難言的沉重。

廳中,一眾身穿儒衫的文士齊聚,每人手中皆提書箱,神色或淡然,或悲傷,或悵惘,或不甘。

幾盞孤燈灑下昏黃光影,映得那一張張青澀卻執著的臉,更添幾分落寞。

“許大人,吾等……就此告彆了。”

一個身形削瘦,麵容青俊的文人站了出來,語氣平靜,卻掩不住言語間的悲涼。

他名柳懷章,出身南嶽柳家,十年寒窗,三次會試皆中上選,卻因未有門路而遲遲無功。

三月前,許居正在臨州觀政,見他才識非凡,親自將他帶入京中,意欲待改風日時,舉薦入朝。

可如今——

“改風日已過,陛下明讚林氏,冷待清流……我等這些草野寒士,哪裡還有容身之地。”

柳懷章輕輕一笑,將手中那卷寫滿改革條陳的卷軸遞回給許居正,“此策,許大人收著罷。此後,怕是無緣再論政事了。”

一旁的幾位青年才俊也紛紛上前。

“我們出身寒門,無門無派,自幼苦讀,隻求一日青雲直上,為天下蒼生略儘綿力。”

“可今朝之局勢,怕不是我等能置喙的了。”

“許大人之恩,我們銘記在心。隻是這身長衫……是該脫了。”

他們語氣平靜,臉上帶著強撐出的笑意,可那字句之間,卻充滿了灰敗與絕望。

許居正沉默片刻,終是顫聲出言:

“是我無能。”

“是我誤判了朝局,誤信了改風有望。”

“諸位……諸位皆是當世英才,若使諸君埋骨書齋、老死山野,乃我大堯之大損!”

他說到最後,語帶哽咽,站起身來,拱手一揖,竟是行了一禮。

眾人一震,急忙起身拱手回禮。

“許大人萬萬不可!若非您,我們不過是酒樓中寫字討賞的窮酸書生,何曾有幸登過朝堂之門?”

“今日雖不能儘誌,但來日未可知!”

“我們不怪您,隻恨自身太弱,聲微力薄。”

“但願大人不棄,來日尚可再聚。”

……

院中風起,幾株老梅被吹得沙沙作響,如同舊時兵甲之音,又似無聲的歎息。

這些人,有人二十出頭,眼中仍帶光芒;有人三十有餘,麵上卻儘是倦意;更有老儒白須蒼蒼,捧書而立,望向夜空良久,輕聲問道:

“清流敗,新黨盛,世道更迭……可誰又替百姓說一句話?”

“誰來管山鄉餓殍,誰能免庶民之稅重?”

“陛下啊陛下,你的劍能救國,可你的筆,救得了民麼……”

他這一聲低喃,並未傳出院外,卻似在許居正耳邊炸響。

他身形微晃,終是頹然坐下。

“諸位若走……許某不敢留。”

“但請記住,待我許某再有一日執權,必不忘今日之彆,必請諸君,再議國政。”

“隻盼……那一日,不要太晚。”

……

夜更深了。

一行十餘人,背負書箱,踏出許府。

他們步履堅定,卻無一人回頭。

這條回鄉的路,於他們而言,也許走完之後,就再也沒有歸來的機會。

他們並非畏懼風雨,也不懼山河路遠,隻怕這天下——再無他們可用之處。

風卷殘燈,老梅蕭瑟。

許居正立於門前,靜靜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像極了他年少時,在朝堂之外一次次送彆同窗與師友。

“我負了你們……”他低聲歎道。

“但你們——彆負了自己。”

“彆負了……這天下。”

喜歡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請大家收藏:()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侯門主母穿成年代文惡毒婆婆後 年代:母親返城當天,我選擇上山 百倍股 婚後沉溺 天崩開局:偽裝神女我贏麻了 天將任:百戰英魂 全職法師之孤冥星 這是一篇沙雕穿越文 我與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懷了主母兄長的孩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