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亞羅號事件_十萬大山:1840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十萬大山:1840 > 第375章 亞羅號事件

第375章 亞羅號事件(1 / 1)

此時的中國,已經岌岌可危,歐洲列強和美國這一新貴以及沙俄都想將中國擺上餐桌分而食之。

對於曆史走向已經一清二楚的沈雲峰等人來說,已經在曆史教材上把時間線抄寫出來,每一次從保密櫃裡取出觀看時,都會感覺到時間的緊迫。

覆巢之下無完卵,誰知道曆史的車輪會有什麼改變,自己這些人穿越到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些許改變了曆史的軌跡。

誰敢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這個狗東西會不會謀求海南島作為殖民地呢?

法國會不會打下越南之後,直接要攻占防城和欽州呢?

這些都是要麵對的現實問題。唯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更強。

“豐南號”目前下水的炮艦總量是25艘,與未來英法聯軍的炮艦總量無法相比,到後年,加上欽州船廠的生產,估計還能下水7艘,總量依然無法與英法聯軍的炮艦抗衡。

想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得勝利,隻有發揮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來自後世的科技。在萬尾島,新的武器已經在實驗,那就是魚雷。

用電池帶動電機,用小型螺旋槳推進,雖然沒有製導技術,但在這個時代,一旦投入應用,那就是領先的海戰武器。

安保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海上安保隊近萬人,陸上安保隊2萬餘人,養活這麼一支龐大的部隊,吞噬著“豐南號”大量的商業利潤。

由於克裡米亞戰爭,海外市場對卷煙和藥品、桐油等物資的需求巨大,讓“豐南號”賺取了大量的金錢用於養活安保隊和開展建設。

當然,軍火交易也在南美洲換回了大量的低價白銀用於發放外圍工人的工資。沈雲峰不介意多給南美洲的國家賣點燧發槍,甚至火炮,讓他們反對殖民主義者。

雖然“豐南號”已經夠折騰的了,但是穿越的八個人依然無法改變工業革命帶來的世界大勢演變。

鹹豐六年1856年)10月,英殖民主義者利用“亞羅號事件”製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借口。

“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是已過期。

10月8日,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有嫌疑的水手,按道理這純係中國內政,與英國毫不相乾。

但是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

葉名琛據理力爭,態度強硬,而且不賠償、不道歉,隻答應放人。

1856年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占虎門口內各炮台。

27日,英艦炮轟廣州城。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廣州督署後退出。

12月,廣州民眾自發報複,洋行夷館被毀,儘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船遭劫。

1857年1月,英軍開展報複行動,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後因兵力不足,為等待援軍而退出珠江內河。

看似“亞羅號”事件引發了這一次戰爭,其實背後依然是貿易問題發展到一定階段引發的政治問題,然後用軍事手段予以解決。

此次導致中英形成爭端的第一個問題是英人廣州入城之爭。英方對華提出這個問題最早始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是年十月,參加中英《虎門條約》談判的英方全權代表璞鼎查向清朝負責談判事務的欽差大臣耆英提出,要求清廷允許已經居住在廣州城外的英國商民入居城內。

英方提出這一要求的依據是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款,但實際上,該條約所載條文內容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邑”。從上述中文條款看,清廷同意人居城邑的是英國駐華領事,而普通的英國移民隻能居住於中國五處港口,沒有入居城內的權利。

顯然,英方是在蓄意引申《南京條約》的條款,以此爭取額外的利益。清廷當然知道英方的用意。

清朝向英國繳納最後一筆鴉片戰爭賠款,按照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交清賠款後,英國應將其占領的浙江舟山群島歸還中國。德庇時以全麵履行中英《南京條約》為借口,將入居廣州城與歸還舟山聯係到一起,聲稱如不允許英人入居廣州城,英國就不歸還舟山群島。

兩廣總督耆英為了解決眼前的麻煩,通過暗中活動,承諾兩年後讓英人進城,從而再次取得英方對其處境的“理解”,同意“暫緩入城”。

但清廷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被迫做出進一步的讓步,同意在翌年四月中英簽署的英軍《退還舟山條約》中正式寫明:“進粵城之議中國大憲奉皇帝諭旨,可以經久相關,方為妥協等因。……故議定,一俟時行愈臻妥協,再準英人入城;然此一款,斷不可廢止矣”。這一條款第一次肯定了英國人的入城權利。

道光二十八年1848),原英國新加坡總督文翰接任香港總督兼駐華公使,上任後,照會接替耆英任兩廣總督的徐廣縉,要求清廷按先期承諾允準英人入城。但徐廣縉不顧此前耆英的許諾,對英人入城要求給予拒絕。

英方唯恐強行入城難以獲得實際利益,並可能釀成激烈衝突,而當時又忙於歐洲戰爭,一時難以抽出大規模兵力來華組織新的戰爭,遂決定采取遷回策略,暫時擱置入城要求,去爭取其他方麵的利益。但英方聲稱,“兩國之間將來無論發生任何對中國不利的事件,其過失都在中國政府方麵。”

根本不知道國際形勢的徐廣縉等人根本不清楚英方的戰略構想,將其在入城問題上的暫時退卻錯誤地視為自己的一次重大勝利。上報朝廷後,徐廣縉等人還收到了道光帝的表揚。

覺得出了一口氣的道光帝還下令將上海、天津和南京三地督撫、道台官員擁有的外事處理權一並移交給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村落求生:我肝成了不朽金仙 深淵回響之義無反顧 海賊:從洛克斯開始掌控世 華娛05:從超女粉頭開始出道 昏君 綜影視打倒戀愛腦 逆天邪神:魔尊跪求解藥 老婆愛上我 開個當鋪,怎麼就驚動全世界 老公重生要退婚,我嫁他叔成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