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番插曲,接下來的清剿更加徹底。
官軍們掘地三尺,又找出幾個藏匿的匪徒和幾個真正的苦力。
最終,在一處極為隱蔽的、設有機關的密室中,找到了黑風寨曆年劫掠所藏的大部分金銀珠寶、古玩玉器。
數量之巨,連見多識廣的魏長河都為之咋舌。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將黑風寨的殘垣斷壁和斑斑血跡染得更加淒豔。
大局已定。
匪徒或死或俘,山寨被徹底搗毀,繳獲的戰利品堆積如山。
魏長河命令部下清理戰場,統計戰果,看押俘虜,準備明日一早押解下山。
他走到華清麵前,抱拳沉聲道:
“方大人,黑風寨已破,北疆一大利害就此鏟除,百姓可安枕矣。”
“此役,方大人當居首功!”
“末將定將方大人之功績,一字不落,奏報天聽!”
華清望著這片被鮮血與火焰洗禮過的山寨,目光幽深,仿佛透過眼前的景象,看到了很遠的地方。
他輕輕撫摸著腰間那柄金菜刀冰涼的刀柄,緩緩道:
“將軍辛苦了,首功乃是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華清隻是儘了綿薄之力罷了。”
“此間事了,我要回京城了。”
他目光掃過地上被捆成粽子、兀自不甘嘶吼掙紮的屠剛,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如同看一隻垂死的螻蟻,再無半分停留。
魏長河重重點頭:
“方大人放心回京吧。”
華清翻身上馬,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彌漫著血腥與硝煙的山寨,以及那麵在風中獵獵作響的“魏”字大旗,輕夾馬腹。
坐騎長嘶一聲,揚起四蹄,向著南方京城的方向絕塵而去。
……
四十載光陰,彈指一揮。
昔日臨江城香滿樓前意氣風發的少東家,如今已是兩鬢染霜、德高望重的老尚食。
深宮禦膳房的煙火,熏染了他沉穩的氣度。
兩代帝王的恩寵先帝與當今聖上),賦予了他無上的尊榮。
禦賜的金菜刀,早已成為宮廷中一個傳奇的象征,代表著無懈可擊的技藝與無可替代的信任。
然而,再輝煌的筵席,終有散場之時。
這年深秋,紫禁城層林儘染。
年逾花甲的華清,在禦書房恭敬地呈上了告老還鄉的奏疏。
鬢發也已微霜的皇帝,看著這位陪伴皇家膳食近半個世紀的老臣,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與敬重。
“愛卿操勞一生,為朕,為先皇,殫精竭慮,功在社稷。”
“如今思歸故裡,頤養天年,乃人之常情。”
“朕…準了。”
皇帝的聲音帶著感慨,親自起身,將一份加蓋了玉璽的恩旨和一份厚厚的賞賜單交到華清手中:
“臨江府賜良田百頃,永免賦稅。”
“望愛卿歸鄉後,福壽安康。”
“老臣…叩謝天恩!”華清深深拜伏下去,額頭觸及冰冷光滑的金磚地麵,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
是解脫,亦是對這座巍峨宮城最後的不舍。
同時,他也知道,新一輪的“廚神爭霸賽”又要開始了。
離京那日,並無盛大儀仗。
一輛寬敞樸素的青帷馬車,在數名禦前侍衛的護送下,悄然駛出京城巍峨的朝陽門。
車廂內,華清握著妻子不再柔嫩卻依舊溫暖的手。
妻子懷中,抱著他們的小孫兒,那是遠在兩廣任巡府的小兒子方知遠托人送回京、如今又隨他們南下的血脈。
馬車轆轆,碾過官道厚厚的落葉。
車窗外,是連綿的金黃秋色,如同流淌的熔金。
華清閉著眼,耳邊似乎還回響著禦膳房裡鍋勺的鏗鏘、帝王的讚譽、同僚的恭賀……最終,都化作了臨江運河那熟悉的、帶著水汽的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