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一點,作案人打開過這個工業風扇。
再往前去,其實地麵已經沒什麼痕跡了,都被大風吹散了,舒良策索性探索這邊的建築結構。
發現再往前去,發現這旁邊有一個工業樓梯,從一樓直通到二樓。
工業樓梯主要就是方便施工,運輸一些重物,因此寬敞,結構簡單,安裝在外圍。
所以剛剛舒良策走主樓梯上來,沒發現這邊還有一個隱蔽的樓梯。
站在工業樓梯口,手電光束掃過樓梯金屬踏板表麵,緩緩往下走了幾個台階,站在樓梯中段,開始觀察分析——
從一樓的起始台階開始,金屬台階表麵就有些異常的線條。
線條並不規則,寬度卻保持一致,呈現出一種淺淺的摩擦痕跡,沿著台階逐漸向上延伸。
再次拿出便攜測量儀,測量一下擦痕的寬度,隨後輕聲道:
“最新的摩擦痕跡……某種物體被拖拽過,但痕跡沒有金屬劃傷的銳利感,更像是軟質材料和金屬摩擦形成的。”
到了樓梯的中段,這種痕跡更加明顯。
靠近樓梯扶手的金屬踏板上,拖拽線條變得更深,砂石沿著樓梯的邊緣被推擠出一道道小堆。
順著樓梯扶手掃過去,注意到靠近扶手的金屬表麵也有一道道輕微的磨損痕跡。
用光斜照,果然發現了細微的弧線,像是物體靠著扶手被拖拽上樓時留下的擦碰痕。
“拖拽物體時,力道不均,應該是在這裡稍作停頓或調整。”舒良策對著記錄儀解說道,他作為警方發現人,有義務對現場發現痕跡進行記錄和保護。
視線轉到工業樓梯的頂端,拖拽線條變得斷斷續續,靠近出口的金屬踏板上,有幾道模糊但較深的壓痕,像是重物在這裡停留過。
下方有些泥土呈現出輕微的壓實狀態,與周圍的鬆散砂土形成明顯對比。
舒良策眉頭一皺,嗅了嗅。
隨後取出便攜式血液試劑,噴灑在這些壓痕邊緣,試劑很快呈現出微弱的藍色反應。
他眼神微微一凝:“血液反應……”
站起身,目光掃過樓梯出口,逐漸將這些線索串聯起來:
推擠的砂石,說明東西重量大,拖動過程中推擠樓梯上的鬆散砂石。
血液反應,重物拖拽的過程中,有血液滲透……拖動的物體是屍體?
柔軟的摩擦線條……應該是工地的防水布,包裹著屍體往樓梯上拖,被拖動時與金屬表麵摩擦。
舒良策再次一頓,邁開腿,順著工業樓梯下行,視線越過樓梯間,逐漸看清一樓的布局。
這裡的空間開闊,卻比主樓梯那邊顯得更加荒廢,光線透過破舊的窗戶灑進來,四周是破碎的磚石和廢棄材料,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潮濕味。
不遠處,一道入口,那裡是工地外圍的側門,通向建築物之外。
來到入口附近的一片雜草叢生的區域。
這裡的地麵並不平整,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部分草叢被粗暴地壓倒,與周圍雜草的自然生長狀態格格不入。
手電光束掃過草堆,細細查看被壓倒的草叢,發現一些草葉上還有細微的暗紅色痕跡。
眉頭再次一皺,血液試劑噴灑在草葉上,試劑迅速變成淡藍色反應,確認了這些痕跡的性質——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