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花田的蜀葵已躥到齊肩高,紫的、粉的花盤擠擠挨挨,風過時像片起伏的浪。竹棚下的銅鍋還溫著,新熬的糖稀正往陶罐裡倒,琥珀色的液汁墜成細線,在罐底積出層晶瑩的膜。我用竹片刮著鍋沿的糖霜,就見二柱舉著張麻紙飛奔進來,紙角被風掀得獵獵響,褲腳沾著的泥點甩在青石板上,洇出串深色的印子。
“小滿哥!臨仙城學堂的回信!”他把紙往我手裡塞,掌心的汗浸得紙邊發皺。我騰出沾著糖霜的手接過來,就見紙上是群孩子的筆跡,歪歪扭扭湊成段話:“薑先生,我們把《溫北君行狀》抄了三十本,每本都夾著蜀葵籽。先生說,等北境的種子寄到,我們就在學堂後園種一片,像雅安城的花田那樣。”末尾畫著個胖乎乎的糖坊,煙囪裡飄出的煙圈,竟畫成了梔子花瓣的模樣,邊緣還沾著點墨團,像是不小心蹭上的。
劉棠正坐在老槐樹下的竹凳上,往披風上繡最後一針。銀線在紅綢鑲邊處繞了個圈,繡出顆指甲蓋大的星子,針腳細密得像初春的雨。她聽見動靜把繡繃往竹筐裡一放,玉鐲在腕間晃出細碎的響:“我就說溫皇後的絲線用得值,你看這星子,倒真像北境的夜空。”指尖劃過青布上蜀葵花瓣的回紋,那裡特意留著半分空隙,此刻竟落了隻灰蝴蝶,翅膀上沾著點糖霜,是昨夜不知何時從糖坊飛出來的,停在布麵上一動不動,倒像把繡活了的蝶兒從布帛裡托了出來。
我把信紙湊到鼻尖聞了聞,有淡淡的墨香混著蜀葵的氣息,忽然想起爹當年在史官府抄書,總愛在硯台邊擺朵半開的梔子,說墨氣太沉,得讓花香提著些活氣。二柱蹲在地上數信紙上的字,手指頭在“三十七”那個數字上戳了戳:“剛好三十七個字,像不像當年守臨仙城的死士?”小石頭不知從哪兒冒出來,懷裡揣著把剛摘的蜀葵,花瓣上還掛著露水,往信紙旁一放,紫瑩瑩的花盤正好遮住那朵胖乎乎的糖坊,倒像糖坊真長在了花田裡。
貨郎的鈴鐺聲從花田那頭傳來,叮鈴鈴的響穿透了蜀葵葉的沙沙聲。這次他挑著的擔子前掛著麵新旗,藍布上用金線繡著朵蜀葵,花心裡嵌著個“滿”字,針腳是劉棠的手法,回紋繞著字邊盤了三圈。“臨仙城的老秀才托我帶壇酒,”他把擔子往竹棚下卸,粗布褂子後背洇出片汗漬,解開壇口的布繩時,露出把曬乾的梔子,黃褐的花瓣間還夾著片蜀葵葉,“說這是用你爹當年埋在史官府的酒壇釀的,埋的時候壇口裹著蜀葵根,如今開壇竟有股花香味。”
我找了把銅刀撬開陶壇的泥封,酒香混著梔子的甜香漫開來,像把看不見的網,瞬間罩住了整個花田。郭先生恰好背著藥簍經過,竹簍裡的薄荷葉子蹭出細碎的響,他抽了抽鼻子笑:“你爹當年總說,溫北君的書房缺口好酒,如今這酒裡摻著花氣,倒合了他的心意。”藥簍側邊插著半截竹簡書,是新抄的《溫北君行狀》,竹片邊緣用蜀葵汁塗了層薄釉,他用炭筆在空白處做了批注,墨跡在陽光下泛著淡紫,像極了蜀葵花瓣被曬褪的顏色。
“這批注遇水會顯新字,”郭先生抽出竹簡遞給我,指腹的老繭蹭過竹片上的刻痕,“老秀才說,當年你爹寫行狀時,總往墨裡摻蜀葵汁,說字得沾著草木氣才活得下來。”我往竹片上灑了點井水,果然有行淡紫色的字慢慢顯出來:“四月初八,北境送蜀葵苗,虞王親植於階前。”墨跡淺淡,卻能看出筆鋒裡的溫柔,不像爹平日寫史筆那般剛硬。
入夏的某個清晨,我被鳥雀的聒噪聲吵醒,窗外的竹棚被撲打得劈啪響。披衣出門時,見老槐樹上落了幾十隻灰喜鵲,都叼著蜀葵花瓣往窩裡塞,嫩紫的花瓣落了滿地,像場細碎的花雨。樹下站著個穿灰軍裝的少年,背著半簍黑褐色的種子,褲腳沾著北境的黃土,鞋邊還嵌著點冰碴——這時候北境該還飄著雪。
“衛將軍讓我來學熬糖,”少年的聲音帶著點沙,像被北境的風吹糙了,他把背上的簍子卸下來,裡麵的種子滾出幾粒,落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說北境的兵想在營地裡種滿梔子,熬的糖得帶著家鄉的味。”他從懷裡掏出個油布包,層層打開後,露出片壓得平整的蜀葵葉,葉麵上用炭筆寫著“三十七”,墨跡被汗水暈開了點,倒像花瓣上的紋路,“這是守臨仙城的死士後代,托我帶來的,說要種在花田最東邊。”
小石頭和二柱早已扛著鋤頭在花田東頭翻好了地,濕潤的泥土裡還帶著蜀葵根須的清香。我們蹲在田埂上埋種子,少年突然指著土裡露出的紅繩:“這繩怎麼纏了這麼多圈?”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去年纏在槍栓上的那截紅綢,如今竟順著蜀葵的根須,繞著老槐樹的主根盤了七圈,紅得像串燒不儘的火,繩結處還纏著片乾枯的梔子花瓣。
郭先生提著竹籃過來,裡麵裝著新采的薄荷,他往紅繩上係了片帶露水的葉子:“草木記著念想,風也記著,你看這繩上的結,都是日子打的活扣。”他蹲下來扒開泥土,露出段纏著紅繩的蜀葵根,根須上竟長出些細小的肉芽,像在拚命往更深的土裡鑽,“你爹當年埋槍栓時,說槍杆能紮根,就像人的心,紮得深了才活得穩。”
少年學著我的樣子往土裡撒糖霜,說這是衛將軍教的,北境種東西都得拌點甜,才長得潑辣。他手腕上纏著塊舊布,裡麵裹著半截槍栓拓片,是老兵臨終前交給他的,拓片邊緣的墨跡裡混著點暗紅,像當年沒擦淨的血。“老兵說,這槍栓埋在北境的戰壕裡,開春時竟從旁邊冒出蜀葵苗,”少年的指尖劃過拓片上的紋路,“花盤總朝著南,像在看家鄉的方向。”
喜歡江花玉麵請大家收藏:()江花玉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