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華的目光轉向市委組織部的劉部長,微微頷首道:\"劉部長,請你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劉部長立即會意,翻開早已準備好的乾部任免方案,清了清嗓子:\"好的,郭書記、徐市長,各位常委。”
“根據工作需要,本次常委會需要研究討論的人事調整事項主要包括...\"。
接下來,劉部長條理分明地將擬調整崗位一一說明,包括空缺職位、任職條件等基本情況。
在座常委們看似專注聆聽,實則都在暗自盤算。
這些信息他們早已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得一清二楚。
真正牽動他們神經的,是接下來即將展開的博弈:這些關鍵崗位最終會花落誰家?
待劉部長彙報完畢,郭振華接過話頭,語氣沉穩而有力:\"下麵,我們就先來研究一下市工商局長的人選問題。\"
這句話猶如發令槍響,正式拉開了這場人事博弈的序幕。
劉部長翻開手中的乾部名冊,繼續彙報道:\"現任市工商局謝局長因年齡原因,將於本月底退居二線。\"
郭振華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在座常委:\"按照組織程序,他可有推薦人選?\"。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在乾部調整的微妙時刻,即將離任領導的推薦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雖然最終決定權在常委會,但前任的推薦意見。
尤其是像謝局長這樣在工商係統深耕多年的老乾部的意見,往往會被組織部門重點考量。
這不僅是對老同誌的尊重,更是確保工作連續性的重要參考。
\"謝局長推薦了現任副局長田濤同誌接任\",劉部長如實彙報。
郭振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環視會場:\"好,那請各位常委就這個崗位的人選發表意見。\"
他的語氣平和,卻讓在座每個人都感受到這個議題的分量。
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角力此刻才剛剛開始。
市工商局作為手握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重要職權的實權部門,其局長一職自然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
市政法委羅書記率先打破沉默:\"我認為市政法委的副書記杜平同誌是個合適人選。\"
他侃侃而談,從政治素質到工作能力,將杜平的優點一一列舉,言辭間儘顯勢在必得的決心。
羅書記的這番表態猶如投石入水,激起層層漣漪。
其他幾位常委見狀也不甘示弱,紛紛拋出各自屬意的人選。
會議室內一時眾說紛紜,火藥味漸濃。
就在爭論陷入膠著之際,市長徐子敬輕輕敲了敲桌麵,待眾人安靜後緩緩開口:\"老謝在工商係統工作二十餘年,對局裡情況了如指掌。”
“他推薦田濤同誌接任,既是對繼任者的認可,更是為了確保工作的延續性。\"
徐子敬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座眾人。
\"我認為,應當充分尊重老同誌的意見。\"
這番話看似溫和,實則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