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兩人就有經貿來往,八年前他也隨自家商隊到過秦州,李明承手下雖有六萬步騎,但基本上都被其變成商貿的護衛了。
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每每千人護衛車隊遠赴大秦,與極西的歐陸紅毛做商貿,和東南沿海的爭奪貿易。西北李家和泉州的猶太後裔蒲家,成為大周最富有的巨富之家。
多年沒有係統的合練,怎麼可能戰勝如狼似虎的塞外大軍。
這位大周的鄭國公不知如何討得慕容魁的歡心,沒有對他的防線進行攻擊,還配合其演了這場好戲。
不管了,這也算是商人的一番本事,有了這份捷報,無論是官家還是政事堂袞袞諸公都能做很多文章。
可對於西域之事,君臣們還是覺得太過遙遠,麵前要解決的是,襄樊戰場麵臨的困境。
最後寶慶帝拿出由謝道清轉達的韓淮安的奏疏,讓堂上眾臣傳閱。
當然,韓淮安的條程在內閣諸公眼裡,各人是內心百味夾雜,自北人南渡以來,他們想儘一切辦法來打壓北人的自大氣焰,將功勳集團爪牙外派帶兵和韃靼打生打死是陽謀,把其首腦按在京都,也是陽謀。
這位可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殺神,據傳九年前,韓淮安隨父鎮守燕京之時,由於先帝派往燕京的監軍——大太監汪稟,對其父不敬,竟提劍將汪稟斬殺與帳前。
燕京城破,其單人匹馬,從城中一路殺出,突破三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失去一臂還能突出重圍,千裡返回江南。
每當夜深人靜時每每想來,總是背心發涼,有朝一日,韓淮安若來對付自己,他們不敢想象,這結果會是怎樣!
寶慶帝心中也不知是什麼滋味,塞外勝了,還是國朝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大勝,但他就是高興不起來,隻想著眼下襄樊之事,若救援吧,又不想賦予韓淮安過多兵馬,若不救援又擔心韃靼殺到江南來。
慢慢的,韓淮安的形象浮出水麵,其實很多事情不需要親眼目睹,詳細推敲,慢慢就可以推斷出來。
伴隨他的,總是腥風血雨,真是踏著滿地屍體中屹立不倒的人物。
監軍汪稟的失蹤,到現在人影全無,朝堂中多有猜測,有一些風言風語也傳進自己的耳朵,所謂無風不起浪,寶慶帝也懷疑,汪稟就是死在韓淮安手上,畢竟汪稟在自己做東宮太子時服侍過自己,其人自持服侍過兩代帝王,又與韓像升不和,韓淮安有殺他的動機,也有這個狠心。
從中可看出韓淮安的冷酷無情,肆無忌憚。
穩妥起見還是派兵救援為要,但給多少兵,給什麼樣的兵卻有講究。
此人意誌堅定,心狠手辣,極有自主決斷,有朝一日,自己妨礙到他的抱負,會不會?
想到這裡,寶慶帝心中一種恐懼湧上心頭。
“既然,京湖路危難,那就命鄆國公提兵救援,但五萬禁軍不能動,長江水師作為最後的屏障也不易輕動,都說說,從哪裡調兵,調多少兵合適,眾位愛卿都議一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