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十常侍為何皇後求情,讓何皇後免了一死,本就代表著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聯手了。
可大將軍何進沒腦子,為了爭權奪勢,在士族代表集團的攛掇下,竟然直接和十常侍對抗,哪怕何皇後勸說都沒有用。
如此,士族集團自然樂見其成。而且看大將軍勢力不夠,就暗地裡支持他。
在士族集團的陰謀下,朝堂之上就出現,以大將軍何進為代表的外戚集團,與以十常侍為首領的宦官集團之間的明鬥。
至於士族集團,隻是保證內侍、外戚兩在集團的權力不出京都,豈不是明裡中立,暗裡兩邊挑唆。
蔡成最後說道:“皇位之爭,不僅僅是十常侍能否繼續掌握權勢的問題,而是十常侍及整個內侍集團能否活命的問題。
“而內侍、外戚兩個集團勢均力敵,很難分出勝負。這時候,士族集團支持哪一邊,哪一邊就會占上風。
“大家分析一下,士族集團會支持哪一邊呢?”
“為了大漢國運延續,自然是支持劉協繼位。士族集團可都是出自各大世家,也都是我大漢一朝的飽讀之士,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張楊毫不猶豫地說道。
“關鍵是看誰對士族集團有好處。”太史慈說道。
“那誰對士族集團有好處?”管亥不懂這些,急迫地問道。
現場陷入沉默。
不過,思考者隻有張楊、鮑信、太史慈等人。其他人都是一介武夫,真想不通這裡麵的彎彎繞。
蔡成看著把大家的思維引到了正確的方向,內心也是欣慰不已。
半晌後,沒有一個將領出聲。
“怎麼?都分析不出來?”蔡成戲謔地問道。
“大帥,我們之前的位卑,對朝堂之事根本就不了解,我們如何分析得出來?”張合有些沮喪。
“稚叔、允誠,你們二人之前都是在大將軍手下,能否分析出一二?”
張楊和鮑信相互對視一眼,苦笑著搖頭。
突然,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我知道了,是劉辯繼位,對士族集團好處最大。”
大家望去,原來是負責記錄的蔡琰。
“為何?”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蔡琰。
“士族集團要的是什麼?當然是保護州郡世家大族的利益。至於在朝堂之上,另兩個集團怎麼鬨都無所謂,隻要不影響士族集團的利益,也就是各州郡世家大族的利益。
“我聽家父說過,彆看外戚、內侍鬨得歡,可他們的權勢都出不了京都。朝堂上真正的權力,被士族集團牢牢地掌控著。”
“可這和支持哪一方上位有什麼關係?”這次,連張楊、鮑信、太史慈三個出身世家的人,都想不明白了。
“如果陛下聰穎,雖然外戚、內侍權勢出不了京都,還有一個權勢可以出京都呀。”蔡琰脆聲說道。
大家還是懵。是什麼權勢還可以出京都?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