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本是青州人。
可他少小便到了汝南,然後投入袁氏,逐步成為袁氏的家將,而且一直追隨袁術,陪著袁術為非作歹。
袁術討討董卓時,便從族中把他召來。
而袁術手下另一大將橋蕤,本就是南陽人,且喜歡舞槍弄棒。
紀靈到南陽後,三敗橋蕤,橋蕤敬服,便跟著紀靈投於袁術麾下,認了袁術為主公。
在他們看來,袁術背靠“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必定前途無量。
隻是他們不知道汝南袁氏這一大靠山,已沒落在即。
因此自宣布罰沒袁氏八成族產的聖旨抵達汝南後,族長袁成大怒,不僅不接旨,還怒聲嗬斥傳旨之人:
“難道就因為吾弟袁隗已死,袁家朝堂無人,就如此欺負汝南袁氏嗎?”
要知袁成也曾官拜左中郎將,在朝中亦曾有些威名。
再怎麼說,袁術、袁紹皆為袁逢之了,而且袁逢也曾任任三公之職,難道就不能延續先帝劉宏之策,讓袁氏以錢財贖罪嗎?
袁成趕走傳旨之人後,馬上召來汝南許氏家主,共同商議。
袁成的意思就是汝南既然無險可守,不如南遷江夏,守住新息淮水渡口,占據隨縣切斷襄隨穀地,既可以與袁術、袁遺合兵一處,又可以為袁術打造後方大本營。
以江夏魚米之鄉為據,方圓數千裡的雲夢澤足以讓他們與朝廷周旋。
雖然袁術性情頑劣,可他畢竟是董卓代表朝廷封的後將軍,也算是當前袁氏一族中,官職最高之人。
南陽三大士族:袁氏排第一,許氏排第二,周氏排第三。
其中周氏不願奉袁氏為主,數十年來,已經被袁氏打壓得快從士族中除名了。
而許氏則是南郡許氏的分支,亦是朝中曾任過三公之職許栩的本族,從來以袁氏馬首是瞻,而許栩與袁隗、袁逢的私交也是極好。
以許栩與袁隗的交情,作為南郡許氏的分支,汝南許氏從來都以袁氏馬首是瞻。
許栩在年後還曾來信,要求汝南許氏配合袁氏。
袁許兩族一拍即合,都開始準備遷徙江夏。
袁術提議把汝南百姓全部遷至江夏,讓袁成大為讚賞。
否則以江夏不足四十萬人口,如何能養活合兵後的二十幾萬兵馬?
不僅如此,袁成還做了另外幾件事:
第一件:派一袁氏族老為使,去江夏先行與江夏太守黃祖打招呼。
江夏黃氏本就是荊州八大士族之一,還是聯合為好。
當然,憑江夏隻有數千私兵,黃祖也好,黃氏也罷,想來是不敢阻袁氏入江夏的。
第二件:派快馬給荊州劉表、揚州曹操、徐州陶謙送信,希望聯合討伐青州成公子。
第三件:派人去與汝南隻融漣水的沛國,聯係沛國丁氏一同遷移。
沛國丁氏,便是朝中司徒丁宮的本族。
位列沛國第一的士族,就是大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後人,也是曹操的本族曹氏,而位列第二的就是丁氏了。
前幾日,許栩、丁宮、許相來聯名來信,望袁氏、許氏、丁氏三族聯合起來,共抗青州成公子。
袁許兩族要遷徙,必須要通知丁氏一族。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