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桓佑絲毫不懼,從桓階身後邁步站了出來。
而桓佑如此,其父桓階仍然老神在在,無一些惶恐、擔憂之色。
“使君大人,諸位大人!”桓佑做了個羅圈揖,麵色從容,童聲清脆。
“如今荊州最重要的是什麼?”桓佑環視著在座眾人。
“以佑看來,首當其衝的不是討論是否服從朝廷內閣詔令,而是馬上派兵入江夏、剿孫策。”
桓佑的臉上出現一朵潮紅,不知是因他體弱,還是因為過於激動。
“表麵上看,孫策入江夏,無人口亦無糧草。然,孫策自不會困於江夏等死。
“現汝南袁氏、許氏已為護民軍所滅,南陽袁術棄宛城欲逃汝南,亦會被護民軍圍剿。
“如此孫策便不能過新息渡口投靠汝南袁氏。
“留給孫策的隻有一條路可走:過江犯長沙,或過江投靠揚州曹操。”
桓佑停了一會,給大家思考的時間,看到大家都在輕輕點頭,才繼續說道:
“孫策若投靠曹操,必引曹操來攻我荊州,以為其父報仇;
“孫策若直接攻伐長沙郡,則可打長沙一個措手不及,長沙郡必失。
“以佑猜想,孫策不會投靠曹操,而是率兵過江直撲長沙治所臨湘後世的長沙市)。
“為何?皆因其父孫堅乃長沙前太守,在長沙郡或許有人會支持孫策。
“荊州江南四郡兵少將寡,若我是孫策,在取臨湘獲取糧草後,馬上分兵取武陵、零陵、桂林三郡,從而獲取廣大地域,從而抗衡我荊州南郡兵馬。
“一旦孫策得逞,我南郡將四麵受敵,再無轉圜餘地,隻能歸順朝廷以求平安。
“或者說,那時,我荊州各世家大族,將比直接遵從內閣詔令還慘,畢竟江南族產儘失,而南郡的田地、家財同樣要受到成公子的盤剝。”
說完後,桓佑再次向眾人致禮,回到桓階的身後坐下,口觀鼻、鼻觀心……
而此時在座所有人的臉色均已大變。
他們可不笨,馬上就知道,桓佑所說,幾乎是必然。
而他們一旦失去江南四郡,他們在江南四郡的利益就全部送給孫策了。
現在孫策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糧草。
所以,隻要長沙郡不失,孫策就無糧草供給。
半晌後,向朗才開口問桓佑:“小公子的意思是,我們向長沙派出援兵嗎?可這與之前的‘靜觀其變’有何關係?”
向朗還是年輕,沒有想清楚相互的關聯。
桓佑坐在椅子上,對著向朗拱手一禮。
“吾身體太弱,站一會便有些氣喘,請巨達向朗字)大人允許佑坐著回話。”
不等向朗開口,劉表就馬上說道:“你儘管安坐。”
劉表已經聽出這個小娃娃的不凡了。
桓佑再次向所有人致禮感謝。
不感謝不行啊。
這是什麼場合?
這可是刺史府的正式議事。
按禮節,根本不可能為他設置座位。
可之前桓階要求給自己兒子一把椅子,就坐於自己身後,大家因都知桓佑體弱多病,自然沒有多說什麼。